2019年行程見此。
2020春節東南亞跟口罩攬牢牢之旅
Flights: TPE-KUL-BKK, BKK-KUL, KUL-TPE
Hotels:
Grand Hyatt Erawan Bangkok- Premier Suite* (update)
The Sukhothai Bangkok- Club Suite*
The RuMa Hotel and Residences- Grand Studio
Four Seasons Hotel Kuala Lumpur- Two-Bedroom Deluxe Apartment*
EQ Kuala Lumpur- Club Studio Suite, Executive Suite*
*: 人太帥被升等
敬請期待,持續無限期拖稿中 (無誤)。
話說去年的農曆新年連假長今年的更長,老闆佛心 (還是因他自己也想粗乃玩) 的結果。KL這幾年迎來大量國際奢華飯店進駐熱潮,而且馬航可能大家還是對五年前那兩起事件心有餘悸所以它也不太敢隨便漲,所以我就又如法炮製來了一場類似的飛法,最終票價竟然還比去年的便宜 (我好會精打細算,勤儉持家)。
MH依舊跟CI維持著codeshare的關係,兩邊互補早上跟下午出發的航班,這樣的合作模式應該會持續下去。MH從台北出發是下午三點而CI從KL回則是下午兩點半,不管怎麼組合頭尾那天都算損失,我個人發現回程早班的好處是抵達桃機回到家也才下午三點多,結果就順手把行李都打開整理好衣服也都洗好了呢!
今年很不孝地連假第一天小年夜就頭也不回地飛出去了,那天算是隊伍排比較常,但也大概半小時左右,遠不及二航可怕無止盡的人龍。這次比較不相同的是我是第一天就經KL到曼谷,所以有兩張登機證:
然後CI的貴賓室請直接見此 (是有多不想寫) (因為完全沒有變),但這次唯一的心得就是原來可以只點牛肉湯不要麵,這實在是一大福音。
Segment 1:
TPE-KUL, CI721/ MH5601
Aircraft: Boeing 77W
Seat: 14G
Flight data (adopted from FlightAware):
出發時間:計畫 08:30 CST 離開閘口 08:33 CST 起飛 08:56 CST
到達時間: 著陸 13:10 +08 (計畫 13:00 +08) / 到達閘口
13:21 +08 (計畫 13:15 +08)
然後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菜單酒單與食物照。簡單奉勸各位一句:搭CI,主菜選海鮮就對了。
這次是當天直接從KL機場轉機到曼谷,搭的航班是由搭配MH標誌性商務艙座椅的a333所執飛,如果新來的同學沒學過而舊同學忘記了(要打屁股) (不准竊喜)可以按這邊來回憶一下老師說過KLIA如果是飛像a332/a333/a359/a380這樣的大飛機,都是在satellite terminal,所以這次轉機待的貴賓室,自然就是MH自家主場的旗艦店Satellite Golden Lounge,同樣對於Satellite vs Regional Golden Lounge有興趣的朋友,歡迎按上面的連結爬一下舊文,這邊就不在贅述 (是你自已懶得寫吧):
Segment 2:
KUL-BKK, MH782
Aircraft: a330-3
Seat: 04K
Flight data (adopted from FlightAware):
出發時間:計畫 14:50 +08 離開閘口 14:55 +08 起飛 15:09 +08
到達時間: 著陸 15:58 +07 (計畫 15:39 +07) / 到達閘口
16:03 +07 (計畫 16:05 +07)
MH飛亞洲區域短程線幾乎都是用738,但一天就只有這麼一班會用a333來飛,很幸運從台北飛來剛好接上這一班。這個商務艙座椅有趣的地方就在於不像絕大多數除了靠窗跟走道的差異外,座椅的寬度跟儲物空間基本上差別不大,但如果搭到MH的a333/a359就非常考驗你的人品運氣以及選位功力,因為付一樣的錢卻是完全不同享受。
像是擁有兩個座位寬度的1K, 4K, 6K,俗稱" Throne Seat",這應該是單人旅行的最佳座位:
但是這個座位最大的缺點就是:下方腿部的伸展空間很窄,如果是像我穿球鞋躺平之後腳根本被夾得死死的,原因就出在它因為前方座位形狀關係,所以是外寬內窄的梯形;而其他一般座位則是外寬內也寬的方形,只能說有一好就沒兩好,坐這個座位要躺平睡覺強力建議鞋子記得脫掉 (除非你有緊縛的特殊癖好)。
既然是短程航班,所以提供的菜單餐點也相對簡單:
在曼谷度過一個星期之後接下來中轉KL停個幾天 (友善提示:第三天之後開始感到無聊),不同於上次我有努力奔跑然後順利尋找到CX的貴賓室 (就算來過好幾次但我記不得路的路痴天性真的是一流的),這次眼看時間所剩無幾,我直接到眼前最先看到的Miracle Lounge:
跟上一次在另一個Miracle Lounge的經驗不同,這邊的職員非常和善親切,她看了我登機證上面的登機時間疑惑地問我說這樣不會來不及嗎?我跟她說我確認過登機口還沒開,而後來她也幫我主動聯絡登機口的地勤人員確認何時開始登機。而就在她來通知開始登機的時候,我的手機正好接到馬航通知開始登機的簡訊,真的是很棒的服務。
這個貴賓室真的不大,但人也少環境安靜,如果想大吃大喝的可能會失望,但當作上機前小憩的場所倒是挺不錯的:
Segment 3:
BKK-KUL, MH785
Aircraft: Boeing 738
Seat: 02A
Flight data (adopted from FlightAware):
出發時間:計畫 11:05 +07 離開閘口 11:05 +07 起飛 11:18 +07
到達時間: 著陸 14:11 +08 (計畫 -) / 到達閘口
14:25 +08 (計畫 14:05 +08)
2-2排列的舊型斜躺式座椅,找了幾張以前的照片給大家看一下:
然後放一張餐點照片結束這回合(因為菜單一起飛馬上就被冷臉空姐點餐時光速收走)。
度過在KL飯店之旅的幾天之後,又是搭MH366的早班航班,只不過當初訂票時顯示的是a332,網上check in時發現改成a333來飛,立刻搜尋我想坐的2A或是1K結果都被選走了。
又回到了衛星航廈的貴賓室,一大早人就非常多但職員都朝氣十足笑容滿面,令人感到愉快:
Segment 4:
KUL-TPE, MH785
Aircraft: a333
Seat: 04K
Flight data (adopted from FlightAware):
出發時間:計畫 09:20 +08 離開閘口 09:33 +08 起飛 09:43 +08
到達時間: 著陸 13:59 CST (計畫 13:21) / 到達閘口
13:59 CST (計畫 14:10 CST)
這次上機之後就開始瘋狂拍不同座位:
當天坐1A的是個台灣人,為何我會懷疑他是馬航的高階卡客呢?因為空姐特別照顧他一直出來跟他聊天寒暄 (明明我長得比較帥),不停跟他解釋從他應該原本習慣搭的332換成333的原因 (唉唷換大飛機新座位爽度增加就夠了啦)。
MH366是起飛後一到達空中巡航就開始點餐送餐,算是吃得很早的,所以慣例就是簡單的Brunch:
當天有一些狀況出現:
我是覺得沒甚麼大不了的就請組員幫我換張新的,而她幫我立刻拆開並檢查沒有問題後向我致歉遞來新的。我在之前提過我個人的觀察就是新馬地區的華人很多對服務業從事者的態度是相當傲慢睥睨的 (我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好吧去那邊外派的台灣人有的也會這樣,看到我跟EQKL的職員互相寒暄問好覺得不可置信為何要如此做,人高馬大的但器小X更小) (後面是在人身攻擊)。像在我後面登機,看起來就一臉難搞樣的白髮阿姨,當時我就內自祈禱不要坐我附近結果她的座位就是在我前方 (默默地翻了一個白眼),果然我的直覺是對的因為她一上來看著座位上的小枕頭就立刻毫不客氣地吆喝組員過來說這看起來像是用過的馬上幫我換一個新的來 (再翻一個白眼,阿姨妳知道其實整架飛機的枕頭毛毯都是別人用過妳再用的嗎),組員幫她拿了個新枕頭來之後她接著馬上說我看你們這架飛機也沒坐滿所以我可以換去我喜歡的空位吧 (第三個白眼,阿姨才剛登機沒多久妳怎麼知道沒滿?是用天眼還是韓導的屁眼還是X眼看到的?還沒起飛就急著要換位子...)?
結果當天商務艙還真的只坐了七成滿左右,起飛後安全帶燈號一熄滅這位刻薄的阿姨立刻帶著她心愛的iPad起身尋找新座位,我內心再度祈禱不要換到跟我只有走道一線之隔的4G...
看,她巡了一次就真的滿心歡喜地搬到4G去,我內心的白眼已經翻到抽搐了...
當天的餐點也有出狀況,像是酒單上的三款白酒,我想喝的法國白酒機上沒有;菜單上載明的冰淇淋,竟然也沒有...
雖說飛了兩次a333,但我感覺從服務的熱忱與餐點跟備品的品質水準,相較於去年而言顯然是退步的。不過看在每年定期飛曼谷跟之後想繼續開箱KL的飯店來看,這條路線應該會成為每年一次的常規。
2020春節東南亞跟口罩攬牢牢之旅
Flights: TPE-KUL-BKK, BKK-KUL, KUL-TPE
Hotels:
Grand Hyatt Erawan Bangkok- Premier Suite* (update)
The Sukhothai Bangkok- Club Suite*
The RuMa Hotel and Residences- Grand Studio
Four Seasons Hotel Kuala Lumpur- Two-Bedroom Deluxe Apartment*
EQ Kuala Lumpur- Club Studio Suite, Executive Suite*
*: 人太帥被升等
敬請期待,持續無限期拖稿中 (無誤)。
話說去年的農曆新年連假長今年的更長,老闆佛心 (還是因他自己也想粗乃玩) 的結果。KL這幾年迎來大量國際奢華飯店進駐熱潮,而且馬航可能大家還是對五年前那兩起事件心有餘悸所以它也不太敢隨便漲,所以我就又如法炮製來了一場類似的飛法,最終票價竟然還比去年的便宜 (我好會精打細算,勤儉持家)。
MH依舊跟CI維持著codeshare的關係,兩邊互補早上跟下午出發的航班,這樣的合作模式應該會持續下去。MH從台北出發是下午三點而CI從KL回則是下午兩點半,不管怎麼組合頭尾那天都算損失,我個人發現回程早班的好處是抵達桃機回到家也才下午三點多,結果就順手把行李都打開整理好衣服也都洗好了呢!
今年很不孝地連假第一天小年夜就頭也不回地飛出去了,那天算是隊伍排比較常,但也大概半小時左右,遠不及二航可怕無止盡的人龍。這次比較不相同的是我是第一天就經KL到曼谷,所以有兩張登機證:
Segment 1:
TPE-KUL, CI721/ MH5601
Aircraft: Boeing 77W
Seat: 14G
Flight data (adopted from FlightAware):
出發時間:計畫 08:30 CST 離開閘口 08:33 CST 起飛 08:56 CST
到達時間: 著陸 13:10 +08 (計畫 13:00 +08) / 到達閘口
13:21 +08 (計畫 13:15 +08)
(出發當天天氣很好) |
(77W的座椅相信大家也已經很熟悉) (不熟悉的可以去看這篇) |
(大過年的螢幕待機畫面一直都很喜氣) |
(起飛前的迎賓飲料跟米果) (糟糕那包米果又不曉得被我塞去哪裡了) |
然後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菜單酒單與食物照。簡單奉勸各位一句:搭CI,主菜選海鮮就對了。
(跟一年前完全一模一樣的開胃小點) |
(終於有我覺得還不錯吃而且不像從巷口自助餐打來的華航餐點了) |
(餐後水果跟哈根大支冰淇淋) |
這次是當天直接從KL機場轉機到曼谷,搭的航班是由搭配MH標誌性商務艙座椅的a333所執飛,如果新來的同學沒學過而舊同學忘記了(要打屁股) (不准竊喜)可以按這邊來回憶一下老師說過KLIA如果是飛像a332/a333/a359/a380這樣的大飛機,都是在satellite terminal,所以這次轉機待的貴賓室,自然就是MH自家主場的旗艦店Satellite Golden Lounge,同樣對於Satellite vs Regional Golden Lounge有興趣的朋友,歡迎按上面的連結爬一下舊文,這邊就不在贅述 (是你自已懶得寫吧):
(現做的麵點區在貴賓室一進來的地方) |
(每天變換招牌麵食,像今天就是這個怡保當地的特色美食雞絲河粉) |
(看似清澈平淡的湯頭入口有濃濃的胡椒香,雖然室雞絲河粉但擺上了看了就開心的蝦子,如果加顆滷蛋把雞絲換成肉燥其實跟咱們台南的度小月擔擔麵有幾分神似) |
(其餘中央吧檯的熟食區,太飽了拍個照交差就好) |
(看起來似乎還算精緻的小糕點,但提到西式糕點還是不得不提今後可能無緣的CX香港貴賓室,那才是真正精采) |
Segment 2:
KUL-BKK, MH782
Aircraft: a330-3
Seat: 04K
Flight data (adopted from FlightAware):
出發時間:計畫 14:50 +08 離開閘口 14:55 +08 起飛 15:09 +08
到達時間: 著陸 15:58 +07 (計畫 15:39 +07) / 到達閘口
16:03 +07 (計畫 16:05 +07)
MH飛亞洲區域短程線幾乎都是用738,但一天就只有這麼一班會用a333來飛,很幸運從台北飛來剛好接上這一班。這個商務艙座椅有趣的地方就在於不像絕大多數除了靠窗跟走道的差異外,座椅的寬度跟儲物空間基本上差別不大,但如果搭到MH的a333/a359就非常考驗你的人品運氣以及選位功力,因為付一樣的錢卻是完全不同享受。
像是擁有兩個座位寬度的1K, 4K, 6K,俗稱" Throne Seat",這應該是單人旅行的最佳座位:
(總裁的座椅就是這麼的霸氣外露) |
(可以塞進浪跡天涯小包包的下方儲物格) |
(據說是16吋螢幕但在這寬廣椅背襯托之下顯得很小) |
(外側還有另一個附鏡面的儲物空間) |
(如果座位上方的usb充不夠,這邊還有一個插座可以充電) |
(座椅調整面板,非常直觀很好操作,馬殺雞功能也棒棒) |
(側面還有一排更防呆的按鈕) |
![]() |
(坐到王座94爽,後面的妹妹不要一直羨慕地偷瞄) |
(外寬內窄的腿部空間) (是教你看前方空間不是我的蜜大腿) |
(薄薄的一頁,而且不提供酒精性飲料) |
(來杯MH標誌性飲料粉紅芭樂汁...我還是沒有很喜歡) |
(一個盤子從沙拉到主餐到甜點一次上齊,我偷看別人似乎泰式醬辣炒海鮮看起來比較讚,失算了) (話說馬來食物很多是長這種很深的咖啡色...) |
在曼谷度過一個星期之後接下來中轉KL停個幾天 (友善提示:第三天之後開始感到無聊),不同於上次我有努力奔跑然後順利尋找到CX的貴賓室 (就算來過好幾次但我記不得路的路痴天性真的是一流的),這次眼看時間所剩無幾,我直接到眼前最先看到的Miracle Lounge:
(馬航附的貴賓是入場券是這邊,但既然是搭oneworld的商務艙也可以選擇去CX或是JL,不過後者有固定開放時段) |
(入口瀰漫著濃濃懷舊氛圍的小型貴賓室,只不過我不想浪費時間尋找奔跑) |
這個貴賓室真的不大,但人也少環境安靜,如果想大吃大喝的可能會失望,但當作上機前小憩的場所倒是挺不錯的:
Segment 3:
BKK-KUL, MH785
Aircraft: Boeing 738
Seat: 02A
Flight data (adopted from FlightAware):
出發時間:計畫 11:05 +07 離開閘口 11:05 +07 起飛 11:18 +07
到達時間: 著陸 14:11 +08 (計畫 -) / 到達閘口
14:25 +08 (計畫 14:05 +08)
2-2排列的舊型斜躺式座椅,找了幾張以前的照片給大家看一下:
然後放一張餐點照片結束這回合(因為菜單一起飛馬上就被冷臉空姐點餐時光速收走)。
(其實餐點以短程航線而言依舊可圈可點) (簡單介紹一下,有牛肉炒麵、紅雞肉咖哩跟魚三種可選) |
(有發這張fast track,其實我發現只要憑商務艙/頭等艙的登機證就可以,因為回台北的時候地勤就沒給) |
度過在KL飯店之旅的幾天之後,又是搭MH366的早班航班,只不過當初訂票時顯示的是a332,網上check in時發現改成a333來飛,立刻搜尋我想坐的2A或是1K結果都被選走了。
又回到了衛星航廈的貴賓室,一大早人就非常多但職員都朝氣十足笑容滿面,令人感到愉快:
(今天的是砂拉越叻沙,這個我也沒吃過) |
(湯頭顏色跟濃度非常驚人,深咖啡色不說還飄著濃濃中藥味,但其實不難吃) |
(水果跟沙拉,鳳梨很甜很像台灣產的那樣) |
新增說明文字 |
(這些顏色跟質地真的不是早餐該吃的食物吧?) |
新增說明文字 |
(登機前來一杯氣泡酒看飛機已經是到此的例行公事) (阿曼航空耶) |
(a333我們又見面了,這一趟搭到兩次算是回本了) |
KUL-TPE, MH785
Aircraft: a333
Seat: 04K
Flight data (adopted from FlightAware):
出發時間:計畫 09:20 +08 離開閘口 09:33 +08 起飛 09:43 +08
到達時間: 著陸 13:59 CST (計畫 13:21) / 到達閘口
13:59 CST (計畫 14:10 CST)
這次上機之後就開始瘋狂拍不同座位:
(趁沒人的時候趕快來張大合照,可以發先中間有些走道位很可憐幾乎沒甚麼儲物空間) |
(單排靠窗座位: 1A,可以看到其實座位本身比較靠走道,算是偽‧靠窗位) (前方的腿部空間就是四四方方的,沒有受到壓縮) |
(然後是我覺得單人旅客最佳選擇的2A,真靠窗位,儲物空間也夠) (但我兩趟都很扼腕地沒選到...) |
(King of the throne seat: 1K,雖然乍看下不若網頁標準宣傳照4K來的有氣勢,但腿部空間好太多) (然後我也是兩次都選不到,我強烈懷疑只有高階卡客才能選) |
(4K從背後來一張,那個座位按鈕上方的網袋放iphone 11尺寸剛剛好) |
(4K後面的座位...也是幾乎沒有儲物空間的) |
(4K的攣生兄弟- 6K) |
(拍一下中間的走道座位) |
(最後來張空拍) |
MH366是起飛後一到達空中巡航就開始點餐送餐,算是吃得很早的,所以慣例就是簡單的Brunch:
(超薄紙拖鞋跟耳罩式耳機) |
當天有一些狀況出現:
(毛毯一打開來上面就黏著紙屑跟髒東西) (不是在罵人) |
(附上揉成一團的塑膠套表示剛拆封) |
結果當天商務艙還真的只坐了七成滿左右,起飛後安全帶燈號一熄滅這位刻薄的阿姨立刻帶著她心愛的iPad起身尋找新座位,我內心再度祈禱不要換到跟我只有走道一線之隔的4G...
看,她巡了一次就真的滿心歡喜地搬到4G去,我內心的白眼已經翻到抽搐了...
當天的餐點也有出狀況,像是酒單上的三款白酒,我想喝的法國白酒機上沒有;菜單上載明的冰淇淋,竟然也沒有...
(麵包看起來就沒有去年的好吃樣,實際上也是,不夠酥脆) |
(罐頭水果...)(內心再次翻一個白眼) |
(法國紅酒,很少會在機上看到2011這樣久遠的年份) |
(香檳,這次的男組員完全不配合拍照,跟去年的差好多) |
(沒有冰淇淋所以組員小姐姐拿了這些來 |
(洗手間的備品也從以前的Acqua di Parma換成本土品牌Tanamera馬航客製) |
雖說飛了兩次a333,但我感覺從服務的熱忱與餐點跟備品的品質水準,相較於去年而言顯然是退步的。不過看在每年定期飛曼谷跟之後想繼續開箱KL的飯店來看,這條路線應該會成為每年一次的常規。
我等文章等好久了........
回覆刪除希望不要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使得接下來上半年的計劃得被迫取消,真的只剩這篇目錄裡頭的新文章可寫了...
回覆刪除快寫
回覆刪除敲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