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指數:★★★★☆
心得:開幕25周年始終如一,雖然維護得不錯但該是時候進行改裝了
Official Website
入住日期:Apr. 2019
入住房型:Park King Room (45 sqm)
訂房方式:一休.com
價格:JPY 52800/ Night, 含早餐與WiFi
交通方式/地理位置:
JR新宿站南口步行約12-15分鐘,於西口有接駁車
個人評比:8.6/10
Service
|
9
|
Rooms
|
8.5
|
Food &Beverage
|
8
|
SPA & Fitness
|
8
|
Attention to Detail
|
9.5
|
Generosity & Value
|
8
|
WOW/ Hip Factor
|
9
|
Architecture & Design
|
9
|
Location
|
8.5
|
Fit to Promise
|
8.5
|
Park Deluxe King見此
我一直有想再回住PH Tokyo,它在我心中,一直有著特殊的情感與地位。
首先,它算是我第一次花大錢 (USD 500,結果現在如果看到這個價格都會暗爽偷笑)住一間飯店 (然後就一路走偏回不去當年節儉的自己了),第一次被這麼多經理跟主管級的人物過來致歉,第一次看到這麼多模特兒般等級的俊男美女在同一間飯店工作 (這項紀錄迄今還沒被打破),第一次一下車就有人喊出我的名字領我進門,還有第一次......
所以儘管後來開始見了世面,但PHTYO對我而言就宛如初戀無限好般地,偶爾想著甚麼時候還能見上一面。所以這些年下來,我總是期盼著它會進行改裝工程,一票在它之後開幕的飯店都已然以新面貌迎人,但它卻依舊紋風不動、沒消沒息。這次會再度下榻一晚無關念舊,純屬現實的考量-櫻花季節的東京,房價真的是一年比一年更恨天高。
以PHTYO而言,官網訂房基本房一晚要價13萬日幣,其他各大訂房網站也都開出約1000美金上下的房價,但唯獨有一天我在划一休.com的app (三月開始服務終止),竟然發現基本房Park Room有含早55000日幣的驚人價格,於是立刻下訂。本來以為是bug價,但兩三個星期過去,這個方案仍舊在上頭,不過我訂的Park King Room一大床房型在方案推出沒多就立刻售罄,只剩下雙床房的Park Twin Room。
其實本來是很想再多留一晚ANA IC,但它基本房不含早都開出跟一休這個PHTYO優惠方案相仿的價格,更甭提高階房型與套房了,所以也就是這樣的契機,回到了PHTYO,也算是為自己造訪東京五周年,畫下一個紀念。而在住過之後,我想我對它的思念應該也畫下句點。
入住前照慣例去信飯店,PHTYO的回信內容應該是此趟所有飯店最制式最冷淡最一板一眼的,雖說信中大致上提出的要求也都有回應,一看信末署名竟然是韓國人 (在日?),突然覺得有點釋懷了。
因為懶得拖著大行李上上下下去搭地鐵繼續上上下下 (這不是EXID的歌) (大叔有跟上時代) 還要轉乘,所以乾脆心一橫從ANA ICT叫了Uber過去 (車資比台北到桃園機場的計程車還貴...)。一下車也是馬上有職員過來問是否要check in,不過並沒有像第一次一般叫出我的名字來,於是第一個神話就破滅了。
後來到了41樓,負責的女職員果然不愧是PHTYO的標準,是長相甜美動人的混血兒,簡單寒暄幾句後她拿出房間的鑰匙,並且隨同我上樓到房間。
房間:維護良好
上一次入住最高的51樓,但現在整個飯店只剩46樓是吸菸樓層,所以就沒辦法住到原來的高樓層。此外在check in的時候,似乎有聽到職員跟別組客人說他們房間很滿,如果要一大床的房間只剩吸菸房不曉得他們能不能接受等等,可見PHTYO雖然貴到沒天理 (我自己講)但住房率依舊超高,我猜跟有corporate rate很有關係。
帳面上來看Park Room跟Park Deluxe Room差10 sqm,但因為Park Room的形狀相當狹長,但兩者房間的配置是大同小異的,所以感覺很擁擠,不像Deluxe Room那樣游刃有餘,真心建議來到這裡沒有預算考量的話要訂Deluxe Room以上的房型 (不過我當時的房價,多10 sqm的要付出的代價是一晚多個七八萬日幣左右...)。
不過話說回來,想當初我也是同樣去信Ascott Marunouchi Tokyo表達再次入住的期待,然後就被升到一個超級無敵大的套房,在這邊賣萌拍馬屁就行不通了 (也不想想人家飯店裡隨便一撈就有多少藝人等級長相的職員)。雖然說兩個房型長的87分像但還是帶著大家再來來回味一下這橫跨兩個世代 (不誇張)的雋永裝修:
雖然第一眼印象不是很驚豔 (廢話以前就住過幾乎一樣裝潢但是更大的房型),不過我猜想能讓這裡撐這麼久就絲毫不為所動沒有要翻新的原因也在於房間一方面質樸低調且耐看,一方面住起來其實還是挺舒適的。儘管如此我依舊認為翻修是重要的啊!
接著看浴室:
開夜床依舊是十分專業,我想這就是真正奢華品牌所注重的細節之處:
因為此次入住也在這邊的餐廳慶祝了日本人的生日,所以下一篇就來寫一下餐飲的部分。
![]() |
(著名的書架牆) |
我一直有想再回住PH Tokyo,它在我心中,一直有著特殊的情感與地位。
首先,它算是我第一次花大錢 (USD 500,結果現在如果看到這個價格都會暗爽偷笑)住一間飯店 (然後就一路走偏回不去當年節儉的自己了),第一次被這麼多經理跟主管級的人物過來致歉,第一次看到這麼多模特兒般等級的俊男美女在同一間飯店工作 (這項紀錄迄今還沒被打破),第一次一下車就有人喊出我的名字領我進門,還有第一次......
所以儘管後來開始見了世面,但PHTYO對我而言就宛如初戀無限好般地,偶爾想著甚麼時候還能見上一面。所以這些年下來,我總是期盼著它會進行改裝工程,一票在它之後開幕的飯店都已然以新面貌迎人,但它卻依舊紋風不動、沒消沒息。這次會再度下榻一晚無關念舊,純屬現實的考量-櫻花季節的東京,房價真的是一年比一年更恨天高。
![]() |
(一樓大廳的雕塑藝術品) |
以PHTYO而言,官網訂房基本房一晚要價13萬日幣,其他各大訂房網站也都開出約1000美金上下的房價,但唯獨有一天我在划一休.com的app (三月開始服務終止),竟然發現基本房Park Room有含早55000日幣的驚人價格,於是立刻下訂。本來以為是bug價,但兩三個星期過去,這個方案仍舊在上頭,不過我訂的Park King Room一大床房型在方案推出沒多就立刻售罄,只剩下雙床房的Park Twin Room。
![]() |
(電梯一出來的The Peak Lounge) |
其實本來是很想再多留一晚ANA IC,但它基本房不含早都開出跟一休這個PHTYO優惠方案相仿的價格,更甭提高階房型與套房了,所以也就是這樣的契機,回到了PHTYO,也算是為自己造訪東京五周年,畫下一個紀念。而在住過之後,我想我對它的思念應該也畫下句點。
入住前照慣例去信飯店,PHTYO的回信內容應該是此趟所有飯店最制式最冷淡最一板一眼的,雖說信中大致上提出的要求也都有回應,一看信末署名竟然是韓國人 (在日?),突然覺得有點釋懷了。
![]() |
(接待處,現在check in是坐在桌子前但check out則要走到後方櫃台,跟我印象中有點出入) |
因為懶得拖著大行李上上下下去搭地鐵繼續上上下下 (這不是EXID的歌) (大叔有跟上時代) 還要轉乘,所以乾脆心一橫從ANA ICT叫了Uber過去 (車資比台北到桃園機場的計程車還貴...)。一下車也是馬上有職員過來問是否要check in,不過並沒有像第一次一般叫出我的名字來,於是第一個神話就破滅了。
後來到了41樓,負責的女職員果然不愧是PHTYO的標準,是長相甜美動人的混血兒,簡單寒暄幾句後她拿出房間的鑰匙,並且隨同我上樓到房間。
房間:維護良好
![]() |
(走廊,不得不說青綠色的牆面配上黑色木門真的非常有味道,希望如果將來翻新的話可以保留) |
![]() |
(此次下榻的房間) |
![]() |
(跟隔壁那間是整層樓為二的基本房Park Room) (其實我對於被升等是很能接受的) (其他兩側的四間應該是Park Deluxe Room,兩側角落房的Park View Room,跟一間套房) |
![]() |
(進門之後依序會先經過浴室跟衣櫥) |
![]() |
(臥室) |
上一次入住最高的51樓,但現在整個飯店只剩46樓是吸菸樓層,所以就沒辦法住到原來的高樓層。此外在check in的時候,似乎有聽到職員跟別組客人說他們房間很滿,如果要一大床的房間只剩吸菸房不曉得他們能不能接受等等,可見PHTYO雖然貴到沒天理 (我自己講)但住房率依舊超高,我猜跟有corporate rate很有關係。
帳面上來看Park Room跟Park Deluxe Room差10 sqm,但因為Park Room的形狀相當狹長,但兩者房間的配置是大同小異的,所以感覺很擁擠,不像Deluxe Room那樣游刃有餘,真心建議來到這裡沒有預算考量的話要訂Deluxe Room以上的房型 (不過我當時的房價,多10 sqm的要付出的代價是一晚多個七八萬日幣左右...)。
不過話說回來,想當初我也是同樣去信Ascott Marunouchi Tokyo表達再次入住的期待,然後就被升到一個超級無敵大的套房,在這邊賣萌拍馬屁就行不通了 (也不想想人家飯店裡隨便一撈就有多少藝人等級長相的職員)。雖然說兩個房型長的87分像但還是帶著大家再來來回味一下這橫跨兩個世代 (不誇張)的雋永裝修:
![]() |
(電視跟書櫃一般的mini bar) |
![]() |
(那個打開亮晶晶的小酒櫃曾讓我目瞪口呆) |
![]() |
(連夾子跟攪拌棒擺放的方式都完全沒變) |
![]() |
(迎賓小點偏偏是我完全不吃的糖果...就算是甚麼假掰的京飴對我也是沒路用) |
![]() |
(冰桶裡早早就裝滿的冰塊,不得不說PHTYO的housekeeping仍舊是首屈一指的棒) |
![]() |
(茶具組跟茶包,雖然沒寫是哪個牌子幫忙客製的但我還是自認為可能是Jing Tea) |
![]() |
(美麗的三角錐瓶果汁又出現啦!而且裡頭的清酒是飯店的日本餐廳"梢"客製的) (結果晚上忍不住開了兩種那須高原啤酒各一瓶來嚐嚐...嗯...要三思) |
![]() |
(Nespresso咖啡機與膠囊) |
![]() |
(Bose的無線藍芽音響跟藍光播放機) |
![]() |
(窗邊的長桌,以前在Deluxe Room我很喜歡的角落,但現在卻又還好,可能是空間不夠大跟窗外景色不同的緣故) |
![]() |
(飯店指南等手冊,只能說此一時彼一時,五年後自己也住了不少好飯店結果現在就看不上眼了) |
![]() |
![]() |
(插座,話說現在萬國插座+USB阜才是主流啊) |
![]() |
(因為地方不大,所以Deluxe Room裡頭成對的座椅來到這邊只剩形單影隻) |
![]() |
(窗外景色,看不到富士山但遠方有公園景) |
![]() |
(床還是鋪得很平整,床墊對我而言還算是舒適) (然後日本人很好奇牆上那個落葉裝飾,第一次動手拔起來看是怎麼一回事) |
![]() |
(充滿歷史風情的燈光旋鈕,沒有萬國插座所以附了顆轉接頭) |
雖然第一眼印象不是很驚豔 (廢話以前就住過幾乎一樣裝潢但是更大的房型),不過我猜想能讓這裡撐這麼久就絲毫不為所動沒有要翻新的原因也在於房間一方面質樸低調且耐看,一方面住起來其實還是挺舒適的。儘管如此我依舊認為翻修是重要的啊!
![]() |
(Deluxe Room裏頭一進門超大的walkin closet到這邊縮減成這樣) |
![]() |
(但該有的一樣也沒少,拖鞋仍舊是超級厚實柔軟的高級貨) |
![]() |
(行李平台) |
![]() |
(充滿歷史風情的保險箱) |
![]() |
(藤箱是拿來送免費擦鞋服務的) |
![]() |
(跟Deluxe Room的浴室也是一模一樣) |
![]() |
(很深的浴缸) |
![]() |
(很棒的浴鹽,不曉得為什麼明明PH Seoul的也長得很像但味道上就是差了一截) |
![]() |
(二十五年來始終如一的淋浴柱,當時不流行頂部花灑但要有身體按摩水柱是吧) |
![]() |
(至今少數仍堅持用Aesop產品的PH) (很多家都改用Le Labo了) |
![]() |
(單洗手台跟兩側的梳妝台) |
![]() |
(另一樣充滿歷史感的大風量吹風機) |
![]() |
(收納於藤編盒裡的備品,最美的備品和迄今我還是覺得是Andaz Tokyo) |
![]() |
(可以另外要求/出借的品項,跟HRTYO一比就知道等級高下) |
![]() |
(厚實的浴袍跟免治馬桶) |
![]() |
(整個房間唯一有升級的就是免治馬桶,之前是沒有烘乾功能的舊型) |
![]() |
(很專業的洗衣袋,還有黏毛絮的滾輪) |
![]() |
(備品當中的Aesop隨身包保養組) |
開夜床依舊是十分專業,我想這就是真正奢華品牌所注重的細節之處:
![]() |
(除了補上備品之外,連用過的牙膏牙刷都煞有介事地排好) |
因為此次入住也在這邊的餐廳慶祝了日本人的生日,所以下一篇就來寫一下餐飲的部分。
ikyu今年八月還有一波促銷,八月九月一些特定日子含稅含服務費有不到六萬日幣的優價,那時候想八九月東京跟臺北市一樣熱,去了也不知道要作啥;現在看看那精美的房價,動不動就是當初特價的兩倍還不只~當初應該刷下去,就算去吃吃喝喝去看夜景去spa去gym都好啊哈哈哈
回覆刪除我在ikyu 上面看過最誇張的價格是Park Room 兩晚含早含稅66000日幣,印象中是七月多的時候,當時沒下手現在覺得超遺憾哈哈。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