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日期:Apr. 2018
入住房型:King Room (35 sqm)
訂房方式:Hyatt app
價格:Point (10000)+ cash (約JPY 17000),含WiFi
交通方式/地理位置:銀座站B5出口步行5分鐘/有樂町站中央口步行10分鐘
個人評比:8.3/10
* only Fitness, no SPA
身為Hyatt集團裡倒數第二年輕(最新的為Miravel)卻最為雄心壯志、摩拳擦掌地在全球各大都會大展身手的品牌,登陸亞洲的計畫,自然是從指標性城市-東京展開。
Hyatt Centric這個品牌目前尚未有官方的中文名稱(畢竟亞洲也才東京一間,日本人都很懶惰地以片假名直譯),許多訂房網站上以"凱悅中心"或"中心凱悅"等翻譯名稱,但最具信達雅的譯名,當推攜程上的"凱悅尚萃",風尚而人文薈萃,兩個字帶出該品牌的中心題旨與精髓,於是就被我拿來當題標了。從Hyatt集團的品牌分類中,它與Andaz跟Unbound Collection,都是歸類在Lifestyle (生活方式)中。三者的差異在我的解讀中在於Andaz不僅是人文藝術,而且低調奢華,有如Marriott集團裡的Edition Hotels;Unbound Collection則顯然是針對年輕族群所推出的入門品牌,Hyatt Centric不走傳統豪華路線,在體現當地人文風情中,又兼顧時尚格調,定位跟IHG的Indigo相近。Hyatt Centric Ginza Tokyo (以下簡稱HCGT)在Hyatt集團屬於等級五的飯店,在東京比品牌定調為Premium的Hyatt Regency還高,可見Hyatt集團對此之重視。
從新加坡飛到成田機場,下午的通關意外地快速。HCGT並沒有Limousine Bus經過,在考慮到不想提著大小行李穿梭上下月台轉車的情況下,我選擇搭巴士到附近的東京帝國飯店( Imperial Hotel Tokyo),然後依賴Google導航步行到HCGT。
有別於Hyatt Centric Times Square New York給人明亮清新的蓬勃朝氣,HCGT的裝修取向是成熟且繁複高雅,特別是入夜後華燈初上,酒店內照明燈亮起,更加給人銀座越夜越美麗、紙醉金迷的意境。酒店的室內設計由Strickland所主導,除了將東京與日本的元素完美消化並體現於設計以外,HCGT所在處銀座的形象,也成功融入室內的氛圍。
今年二月甫開業的HCGT,位處並木通,佔據銀座東京朝日大廈3-12樓,據資料顯示有164間客房與套房,跟Andaz Tokyo一樣,比PH Tokyo的177間略少。這三間精品跟奢華取向的物業,相較於Grand Hyatt跟Hyatt Regency Tokyo,房間數少很多。進到一樓後有小鮮肉男職員一同搭電梯引導我到三樓辦理入住手續。我發現這邊除了一位男主管外,所有的職員都相當的年輕,所以偶爾在作業上顯得有些生疏,不過態度倒是都相當客氣殷勤。我是以10000 points+ cash (約JPY 17000)入住一晚,以當時四月初的高房價,基本房一晚含稅逼近JPY 55000,以四星級精品酒店而言,實屬高價。
辦妥手續後,職員引導我客房電梯的方向,我自己拖著行李前去房間。當初並沒有特別註明客房的喜好(像是高樓層,遠離電梯等),這次入住的1105,就恰好是電梯一出來的房間。
35 sqm的基本房,以東京標準而言相當寬敞,特別是房內完全沒有隔間,把洗手台跟mini bar整合在中控台的兩側,備品文具冰箱悉數隱身當中的抽屜,視覺上相當洗鍊簡潔。
浴室跟廁所是分開的:
HCGT的客房設計,拿掉了一般常見但不實用的電視櫃,也沒有工作桌,而是將空間騰給了長沙發與大茶几,不但房內更為開闊 :
因為一旁牆上就有插座,這個圓形玻璃茶几跟藤椅不但造型好看,且身兼工作娛樂休憩用餐等數種用途,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之下將家具做最大化的活用,東京近年來開的一些酒店,都可以看到這個理念的體現。
落地窗邊的長型沙發,也是我心中很軟的一塊(喔我絕對不是拿民X黨吃定勞工來做比喻):
HCGT沒有泳池,健身房就在三樓櫃檯的旁邊。好幾天沒運動(床上的不算)的我在隔天早晨去使用了一下:
退房的當天,下午跟友人在東京車站會合,要搭新幹線到輕井澤來個兩天一夜浪漫小旅行。因為到發車前時間非常的充裕,於是我照慣例(好像是從第一次入住Capitol Hotel Tokyu開始)在酒店的餐廳慢慢享用午餐消磨時間。HCGT只有一間餐廳:位於二樓的Namiki 667(酒店所在的地址,現在大家都很省事直接拿來用)。雖然只有一間,但佔地相當廣大,而且各個區域都有屬於自己的風格美感,而且白天夜晚各有不同風情,一樣是讓人拍到手軟的精彩設計:
當天我退房之後把行李留下,就逕自前往餐廳。因為地方真的很大位子也很多,而且是平日中午,所以沒多久就被帶入座。Namiki 667的外場服務生絕對是我在東京看過最年輕最稚嫩的一群,當下有種走進實驗廚房的感覺。
除了單點菜色外,午餐提供兩種價位的套餐,我比較了一會兒直接選貴的那一個:
因為本人很俗,第一次碰到直接上生的半根小蘿蔔的前菜,後來我還是把葉子留下來沒吃。好聽點是清爽,說實話是很平淡。我總覺得蔬菜可以稍做處理引出味道更好,但或許主廚的構思就是要客人品嘗自然的原味。
一上來的時候還納悶到底干貝在哪裡,撥開上頭的吻仔魚跟生菜葉之後:
這是我吃到目前最軟嫩香甜的干貝!個頭大又新鮮,完全沒腥味,單吃就能嚐出清甜,陪上蔬菜跟吻仔魚乾又增添了酥脆口感跟鹹香氣息,今天到目前為止真正能看出主廚功力與餐點概念的一道。
因為本人很俗(一再強調)菜單有看沒有懂,看到豚麥王感覺很厲害而且想說前菜兩道都是海鮮主菜點個肉但又不想加價兩千塊日幣換成牛因為晚上去輕井澤的飯店晚餐就有和牛,這道菜端上桌時我整個黑人問號,後來google之後才曉得原來是砂鍋菜。
主菜讓人失望-beans and sausages 的變化版,一樣有豆子、培根與香腸,加入了切塊的里肌肉,調味對我而言還是有點過重,而且裏頭肥肉不少讓我飽受驚嚇,反而馬鈴薯泥做得很好。早知道就點番茄海鮮燉湯還比較安全(可能也說不定)。
整個套餐就屬干貝跟甜點最為出色,千層派做得極好,派皮輕盈酥脆且裏頭的夾心不膩,鮮奶油打發的硬度也很剛好,重點是絲毫不甜膩。整個盤子裡沒有任何失敗的元素,極為成功的一道甜點,超越去年我在Capitol Hotel Tokyu草莓季所吃到的。
咖啡亦好,我發現日本人喜愛的豆子都偏酸,剛開始喝不慣幾次下來也就能接受了。服務生到後面比較積極主動了,本來還得請她們來加水,到甜點之後會主動加水跟續杯咖啡。
原本在甜點可以劃下美麗的句點,但後來又上了這兩個小點心。奶油餅太甜而瑪德蓮太乾,雖然是餐廳的小心意但有種畫蛇添足的窘況。
感想:硬體出色,人員訓練尚待努力
先來說一件事:HCGT是我住過那麼多飯店裡,唯一一個在Instagram與我即時互動的。
當我放上房間照跟午餐照沒多久,HCGT官方帳號就來留言,而且針對我所提出的認真回復,像是午間套餐主菜的部分,他們就提到會跟主廚反映,他們目前還在反覆嘗試跟改進菜單,謝謝我的建議等等。從這裡我可以看出一個品牌在經營上的用心。
但關於職員的部分,我覺得不少人真的是太年輕而且欠缺足夠的訓練與恰當的應對進退。像是我在退房的時候,我眼睜睜看到一個女職員驚慌失措地被一個中年婦女客人Madam音量不大但語調堅定疾言厲色,像是上司在教訓下屬般地差點沒被釘到外太空去(然後Madam在教訓人的空檔時候還對我微笑致意...)。
其實是非常簡單的幾件事,跟我的訴求根本一模一樣(我想Madam也聽到了所以對我苦笑,因為她碰到的是天兵),但負責我的職員就很清楚明瞭內容跟安排-
(1) 行李寄放:Madam一家人跟我都是退房後要先寄放行李然後去吃飯,可憐的小女生不曉得寄放行李是在一樓還是三樓,Madam問了幾次未果後開始面露不耐。
(2) 安排計程車從飯店到東京車站:小女生大概也不曉得要怎麼預約。
(3) 房費刷卡:因為我到的時候Madam就已經在跟小女生再三確認這個部分,我不清楚一開始的事情經過,但總之應該是帳單上有問題。
如果光是看小女生被電得唯唯諾諾強忍淚水拼命道歉,還以為是中國大媽(我想不是,感覺是香港或新加坡來的,英文非常流利,也沒大聲咆哮)在欺負人,但我在旁邊聽下來,很顯然是小女生對工作的內容不熟稔所致。看她旁邊的同事幫我處理完後也沒打算幫忙的意思,我真替她感到可憐。
而吃完飯後我到大廳坐了一會兒(結果又巧遇Madam一家人,心裡暗暗祈禱等一下不要在東京車站甚至輕井澤碰到),時間快到時到一樓取行李,然後請職員幫我叫計程車到東京車站,沒想到職員不是聯絡車行,而是直接跑出去到街上幫我攔一輛,結果還造成了一點點交通上的小狀況,我第一次在東京街頭聽到車子按喇叭,原來日本人也是有不耐煩心情不美麗想把喇叭催下去的時候啊~
說完一長串落落長的感想,簡單地說服務上真的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儘管HCGT很美很有個性,但它真的不是甚麼五星或是豪華酒店,且一晚常落在45000-55000日幣的價格帶,要我下次付全額入住,我得好好考慮一番,因為有其他價格相近但設施服務更上乘的五星酒店可選。
最後來個2019東京米其林指南預測:我認為它應該會被選上,正常的話紅3,失常的話紅2。
Service
|
8.5
|
Rooms
|
8.5
|
Food & Beverage
|
7.5
|
SPA & Fitness
|
7*
|
Attention to Detail
|
8.5
|
Generosity & Value
|
8
|
WOW/ Hip Factor
|
9
|
Architecture & Design
|
8.5
|
Location
|
8.5
|
Fit to Promise
|
8.5
|
身為Hyatt集團裡倒數第二年輕(最新的為Miravel)卻最為雄心壯志、摩拳擦掌地在全球各大都會大展身手的品牌,登陸亞洲的計畫,自然是從指標性城市-東京展開。
(非常Hyatt內斂低調的酒店門口招牌) |
Hyatt Centric這個品牌目前尚未有官方的中文名稱(畢竟亞洲也才東京一間,日本人都很懶惰地以片假名直譯),許多訂房網站上以"凱悅中心"或"中心凱悅"等翻譯名稱,但最具信達雅的譯名,當推攜程上的"凱悅尚萃",風尚而人文薈萃,兩個字帶出該品牌的中心題旨與精髓,於是就被我拿來當題標了。從Hyatt集團的品牌分類中,它與Andaz跟Unbound Collection,都是歸類在Lifestyle (生活方式)中。三者的差異在我的解讀中在於Andaz不僅是人文藝術,而且低調奢華,有如Marriott集團裡的Edition Hotels;Unbound Collection則顯然是針對年輕族群所推出的入門品牌,Hyatt Centric不走傳統豪華路線,在體現當地人文風情中,又兼顧時尚格調,定位跟IHG的Indigo相近。Hyatt Centric Ginza Tokyo (以下簡稱HCGT)在Hyatt集團屬於等級五的飯店,在東京比品牌定調為Premium的Hyatt Regency還高,可見Hyatt集團對此之重視。
(酒店一樓進門後兩側的裝飾) |
(一樓櫃台) |
(令人目眩神迷的燈光變換裝飾) |
從新加坡飛到成田機場,下午的通關意外地快速。HCGT並沒有Limousine Bus經過,在考慮到不想提著大小行李穿梭上下月台轉車的情況下,我選擇搭巴士到附近的東京帝國飯店( Imperial Hotel Tokyo),然後依賴Google導航步行到HCGT。
(電梯,繪有繁複東京街景畫作的玻璃叫人稱奇) |
(三樓電梯出來,往下是餐廳Namiki 667) |
(入口處的櫻花盆栽,後方的書櫃牆在微暗的照明中閃閃發亮) |
(辦理入住的櫃台,跟Andaz Singapore 一樣是開放式的) |
(三樓大廳的休息區,形色各異的家具組成空間的繁複趣味) |
(書架跟藝術品的陳列,我很喜歡這樣的設計,比起啥水晶吊燈或迴旋梯的好多了) |
今年二月甫開業的HCGT,位處並木通,佔據銀座東京朝日大廈3-12樓,據資料顯示有164間客房與套房,跟Andaz Tokyo一樣,比PH Tokyo的177間略少。這三間精品跟奢華取向的物業,相較於Grand Hyatt跟Hyatt Regency Tokyo,房間數少很多。進到一樓後有小鮮肉男職員一同搭電梯引導我到三樓辦理入住手續。我發現這邊除了一位男主管外,所有的職員都相當的年輕,所以偶爾在作業上顯得有些生疏,不過態度倒是都相當客氣殷勤。我是以10000 points+ cash (約JPY 17000)入住一晚,以當時四月初的高房價,基本房一晚含稅逼近JPY 55000,以四星級精品酒店而言,實屬高價。
(11樓電梯間的牆面,每層樓都有不同的顏色跟布置主題) |
(房間數不多,最高級的Namiki Suite位於12樓) |
(入住的樓層以藍色為主調,很符合我的喜好) |
辦妥手續後,職員引導我客房電梯的方向,我自己拖著行李前去房間。當初並沒有特別註明客房的喜好(像是高樓層,遠離電梯等),這次入住的1105,就恰好是電梯一出來的房間。
(深色的核桃木門,房號有燈光投影,而且前後還不同顏色,很佩服設計團隊在細節的考究) (雖然離電梯無敵近但其實挺安靜, |
(進門後先是開放式的衣櫥,然後是衛浴區跟mini bar) |
(燈光控制面板跟插座,除了一般插座跟USB插座,還貼心地附上轉接頭) |
(往房內的方向,鋼琴烤漆且深棕與白色拼貼的中控台非常現代而洗鍊) |
(Nespresso 咖啡機,每天四顆免費膠囊) |
(TWG的茶包,Tyrrells薯片好吸引人犯罪) |
(兩瓶免費礦泉水,很貼心地告訴你另一邊的全部都是要收費的) |
(上掀式化妝鏡底下是洗臉台,備品跟小毛巾分別收在兩側的抽屜裡) |
(飯店簡介跟紙筆,一樣有Hyatt特有的備品租賃服務) |
(只要一通電話告知所需的項目,職員就會送上門來) |
(開放式衣櫥跟大面穿衣鏡,節省空間且營造開放與通透感) |
(毛巾料浴袍,摸起來觸感極佳) (但實際穿上後,很奇怪比較柔軟吸水的那一面是在外側...) |
(來自法國品牌,Garnier-Thiebaut的浴袍) |
(保險箱隱身行李平台下方中央的抽屜內) |
(非常美麗的浴衣,深紅跟橘黃的腰帶,跟酒店的顏色主題相符) |
(拖鞋就比較一般) |
浴室跟廁所是分開的:
(洗手台後方的深色木門為廁所) (充分利用空間,做了一個玻璃層架,把體積比較大的像立鏡跟吹風機等收進這裡) |
(免治馬桶,不過沒有烘乾功能) |
(淋浴柱跟浴缸,沒有頂部花灑) (出水是按鍵式的開關,下方旋鈕調整水溫,我很喜歡這樣的設計) |
(浴缸,夠深夠長泡澡很舒服,不過沒有浴鹽) |
(Gilchrist & Soames旗下的品牌BeeKind,主打不含添加物,味道很清新) |
(隔天早上才發現,原來有拉門可以稍微將浴廁跟房內稍微隔開) |
(從房內往門口的角度,赫然發現黃白拼貼的地毯圖案也曾出現在PH Tokyo的浴室裡) |
HCGT的客房設計,拿掉了一般常見但不實用的電視櫃,也沒有工作桌,而是將空間騰給了長沙發與大茶几,不但房內更為開闊 :
(兩扇鮮紅底色,圖繪繁複的障子是房間裡最搶眼的設計之一) (不過不同於Hilton Tokyo,這邊純粹是裝飾用,本來想將其靠上才發現是固定死的,消光罩跟羅馬簾所在的中間才是窗戶) |
(沒有電視櫃,僅僅留下酷酷的金屬外框) (玻璃茶几配上復古外型的藤椅,一旁牆上的燈很有情調,讓我想到一踏進Andaz Tokyo所看到的那盞燈) |
(牆上有兩個一般插座+ 一個USB插座+ HDMI孔,帶小筆電的朋友也可輕鬆將畫面頭放置房裡的大螢幕) (這樣看謎片就更有感覺了)(誤) |
因為一旁牆上就有插座,這個圓形玻璃茶几跟藤椅不但造型好看,且身兼工作娛樂休憩用餐等數種用途,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之下將家具做最大化的活用,東京近年來開的一些酒店,都可以看到這個理念的體現。
落地窗邊的長型沙發,也是我心中很軟的一塊(喔我絕對不是拿民X黨吃定勞工來做比喻):
(一張沙發有著多樣面貌,望出窗外銀座附近大樓的點點燈光, (這個角落絕對是HCGT風格設計的代表之一,亦古亦今,御繁化簡) |
(舒適的大床,枕頭支撐性也夠) (我發現到目前為止,我跟Hyatt算是床上相性比較合得來的) |
(就算鬧鐘也是電子式的,不像Andaz或Park Hyatt擺的是指針懷舊款) |
(非常清楚現代人隨時隨地要幫3C產品充電的特性) |
(床邊的檯燈讓我想到Pixar動畫開頭那隻) |
(位於左側的開關,電動調整遮光罩跟羅馬簾,但只能全部拉起跟全部放下,不能中途按停) (這樣做窗邊的樂趣就少了許多) (我想有人會懂) |
HCGT沒有泳池,健身房就在三樓櫃檯的旁邊。好幾天沒運動
(是說連指示都要做的這麼小這麼低調難找嗎?) |
(進門處提供水跟毛巾,還有耳機,但缺點是沒有冰箱) |
(不算太大但堪用的健身房,我想以東京飯店的標準已經至少中上了) (但如果在首爾應該是不及格的那種,韓國高級酒店的健身房都是在比大比豪華的) |
(我很喜歡這個壁畫,把附近的街道地圖給文字形象化,相當有趣) (我覺得這也是HCGT跟Andaz Tokyo的差異:前者大膽直接,後者寓意隱晦) |
(也有板凳啞鈴瑜珈球等等的重訓器材) (明明來的時候只有我一人,結果我開始運動十分鐘後眾多房客聞香而至器材全被占滿...) |
(從三樓大廳走過這紅毯樓梯,先是抵達酒吧的位置) (晚上超級有情調,讓人不禁感嘆啊!這就是銀座成熟大人的夜晚) |
(大片鮮紅文字浮雕牆,頗有氣勢) |
(吧檯,這時正值早餐時段所以沒人,可以一窺全貌) |
(晚上幾乎座無虛席的吧檯座位區,在這邊啜飲著威士忌應該很有在拍日劇的感覺) |
(美麗的碗盤透明櫥櫃裡於燈光下熠熠生輝,啊嘶~) |
(自助早餐區,我只是路過要去作晨間呼吸治療而已) |
(中午供餐時段這邊則提供長桌吧檯位,嘴裡吃肉眼睛吃小鮮肉的福利座) |
當天我退房之後把行李留下,就逕自前往餐廳。因為地方真的很大位子也很多,而且是平日中午,所以沒多久就被帶入座。Namiki 667的外場服務生絕對是我在東京看過最年輕最稚嫩的一群,當下有種走進實驗廚房的感覺。
(這區的座位較為和風,外面陽台也有戶外的座位區) (但以當天東京中午只有十出頭度還颳風的情況下我還是pass) |
(大團體聚餐之用,門拉起來就是包廂區) |
(挑高的天花板使得這個區域更為明亮與開闊) |
(我所坐的沙發區,那湖水藍的上釉陶盤實在太令人醉心) |
除了單點菜色外,午餐提供兩種價位的套餐,我比較了一會兒直接選貴的那一個:
(Tokyo Set跟Ginza Set,果然銀座就是比較貴) (在寫這篇的時候去官網看了一下,這份菜單已經被撤下,換上全新的菜單跟價位) |
(麵包奶油不過不失,不過奶油碟相當美麗) (重點誤) |
(小點:半根櫻桃蘿蔔跟一個裏頭好像是鮪魚奶油的小泡芙) |
(Carpaccio ,畫面很美麗清涼,只不過裏頭的香菜醬跟柚子醬有點過鹹) |
(溫前菜:干貝佐青菜跟炸吻仔魚) |
(大個頭干貝現身!) |
這是我吃到目前最軟嫩香甜的干貝!個頭大又新鮮,完全沒腥味,單吃就能嚐出清甜,陪上蔬菜跟吻仔魚乾又增添了酥脆口感跟鹹香氣息,今天到目前為止真正能看出主廚功力與餐點概念的一道。
(主菜:北海道產匠之豚麥王Cassoulet) |
因為本人很俗(一再強調)菜單有看沒有懂,看到豚麥王感覺很厲害而且想說前菜兩道都是海鮮主菜點個肉但又不想加價兩千塊日幣換成牛因為晚上去輕井澤的飯店晚餐就有和牛,這道菜端上桌時我整個黑人問號,後來google之後才曉得原來是砂鍋菜。
(切塊的豬里肌跟香腸與培根還有豆子一起燉煮,但我的媽啊右下角兩大塊全肥肉) (還有其他藏在裏頭) |
主菜讓人失望-beans and sausages 的變化版,一樣有豆子、培根與香腸,加入了切塊的里肌肉,調味對我而言還是有點過重,而且裏頭肥肉不少讓我飽受驚嚇,反而馬鈴薯泥做得很好。早知道就點番茄海鮮燉湯還比較安全(可能也說不定)。
(甜點:草莓千層派佐草莓醬與草莓冰淇淋) |
咖啡亦好,我發現日本人喜愛的豆子都偏酸,剛開始喝不慣幾次下來也就能接受了。服務生到後面比較積極主動了,本來還得請她們來加水,到甜點之後會主動加水跟續杯咖啡。
(最後招待的小點:奶油杏仁餅跟瑪德蓮蛋糕) |
感想:硬體出色,人員訓練尚待努力
先來說一件事:HCGT是我住過那麼多飯店裡,唯一一個在Instagram與我即時互動的。
當我放上房間照跟午餐照沒多久,HCGT官方帳號就來留言,而且針對我所提出的認真回復,像是午間套餐主菜的部分,他們就提到會跟主廚反映,他們目前還在反覆嘗試跟改進菜單,謝謝我的建議等等。從這裡我可以看出一個品牌在經營上的用心。
但關於職員的部分,我覺得不少人真的是太年輕而且欠缺足夠的訓練與恰當的應對進退。像是我在退房的時候,我眼睜睜看到一個女職員驚慌失措地被一個中年婦女客人Madam音量不大但語調堅定疾言厲色,像是上司在教訓下屬般地差點沒被釘到外太空去(然後Madam在教訓人的空檔時候還對我微笑致意...)。
其實是非常簡單的幾件事,跟我的訴求根本一模一樣(我想Madam也聽到了所以對我苦笑,因為她碰到的是天兵),但負責我的職員就很清楚明瞭內容跟安排-
(1) 行李寄放:Madam一家人跟我都是退房後要先寄放行李然後去吃飯,可憐的小女生不曉得寄放行李是在一樓還是三樓,Madam問了幾次未果後開始面露不耐。
(2) 安排計程車從飯店到東京車站:小女生大概也不曉得要怎麼預約。
(3) 房費刷卡:因為我到的時候Madam就已經在跟小女生再三確認這個部分,我不清楚一開始的事情經過,但總之應該是帳單上有問題。
如果光是看小女生被電得唯唯諾諾強忍淚水拼命道歉,還以為是中國大媽(我想不是,感覺是香港或新加坡來的,英文非常流利,也沒大聲咆哮)在欺負人,但我在旁邊聽下來,很顯然是小女生對工作的內容不熟稔所致。看她旁邊的同事幫我處理完後也沒打算幫忙的意思,我真替她感到可憐。
而吃完飯後我到大廳坐了一會兒(結果又巧遇Madam一家人,心裡暗暗祈禱等一下不要在東京車站甚至輕井澤碰到),時間快到時到一樓取行李,然後請職員幫我叫計程車到東京車站,沒想到職員不是聯絡車行,而是直接跑出去到街上幫我攔一輛,結果還造成了一點點交通上的小狀況,我第一次在東京街頭聽到車子按喇叭,原來日本人也是有不耐煩心情不美麗想把喇叭催下去的時候啊~
說完一長串落落長的感想,簡單地說服務上真的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儘管HCGT很美很有個性,但它真的不是甚麼五星或是豪華酒店,且一晚常落在45000-55000日幣的價格帶,要我下次付全額入住,我得好好考慮一番,因為有其他價格相近但設施服務更上乘的五星酒店可選。
最後來個2019東京米其林指南預測:我認為它應該會被選上,正常的話紅3,失常的話紅2。
這樣的服務真的還有改進空間,就如最初的東京Aman一樣,雖然我未入住過東京Aman,但網絡上很多不太好的評論
回覆刪除Hyatt比較年輕取向的中高階品牌(eg. Andaz, Hyatt Centric)似乎比較常出現這樣的問題,不過相較於當年剛開幕的Andaz Tokyo,我感覺Hyatt Centric Ginza的管理層很重視顧客的回饋,這批年輕的職員如果能好好訓練,水準提升上來指日可待。
刪除至於Aman Tokyo,嗯,我實在不想花那麼大一筆錢去測試啊!哈哈
最近入住 Hyatt Centric,經過近一年的磨練之後,我遇到的櫃檯 Staff 服務非常出色,不僅英文講得好,應對等等絕對是大飯店的水準!在我心中目前完勝 Aman Tokyo 與 Hoshinoya Tokyo。回住率 100% ^^
回覆刪除那真是太好了,感覺HC的管理層有很認真地聽取顧客的意見檢討改進並且加強員工訓練。畢竟銀座現在也成為飯店的激戰區之一,還是得要以服務來站穩一席之地。
刪除(不過Andaz Tokyo似乎就一直沒啥長進,今年還被調升到categor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