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
於今天(11月8日)早上發表的2018年指南,三星餐廳還是去年那兩間,而在飯店方面,則增加至36間入選。
三間新入榜:Signiel (4),Bonum 1957 Hanok & Boutique (1+), Hotel 28 (1),一間被除名:Pacific Hotel Seoul (2),一間排名上升:Dormy Inn Premium Garosugil (1->2),兩間換牌的飯店也都維持原本的等級,並沒有因退出SPG經營而受到影響。
平心而論,首爾的飯店市場,仍是以經濟商務型居多,儘管大型連鎖集團的高端品牌也不少(跟台北比怎樣都是多,這裡就可看出此地的旅遊市場受不受到外資的關注與青睞),但就自己的住宿經驗而言,細膩度上仍與東京的同品牌旅館有著一段差距。
下個月就輪到重頭戲東京跟曼谷的發表了,特別是後者,我很想看看紀念性的創刊號,會迎來怎樣的榜單呢?
單純整理旅館/酒店的名單:

↔Four Seasons (首爾四季)
唯一的一間紅5旅館,Four Seasons再度證明其品牌價值其來有自
↔The Shilla (首爾新羅酒店)
韓國本土品牌,牌子老口碑好,拿下此一等級不意外
(NEW) Signiel
今年五月於樂天世界塔(Lotte World Tower)最頂層的76-101F開幕的奢華飯店,本身定位六星級,但顯然達不到審查員心目中最高等級的標準。
↔Banyan Tree Club and Spa (首爾悅榕莊)
去年三月份住了兩晚,算是圓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但跟Park Hyatt Tokyo相比,總覺得在服務水準與細節上差了一截,否則我想它可以被排到更高的等級。
Westin應該是SPG Hotels(喔,現在被Marriott給併購了)裏頭,在東京跟首爾米其林指南裡表現最恆定優異的品牌。兩間Westin單就一般飯店房間與硬體設施而言不算新,我想是以服務取勝
(Rebranded) Vista Walkerhill
就是之前名聞遐邇的W Seoul,被集團從SPG手中收回經營且客房重新改裝,少了夜店風多了清新脫俗的質感,就算不再是W但格調更高尚,現在是值得前往造訪的時候。
↔Conrad Seoul (首爾港麗)
去年三月也住了兩晚,在自己心中跟Park Hyatt Seoul不相上下(除了位置實在有些偏遠以外),排在這裡我認為被低估了。
這間就是先前的Sheraton Grande Walkerhill,今年起被集團從SPG手中收回經營
我的口袋名單之一(那個Executive Skyview的閣樓斜面窗正中我的喜好),但價格在首爾的市場裡算是偏高的,所以最終我選了房間更大價格更實惠的Conrad Seoul。但我認為兩間都應該有紅4的等級。
↔THE PLAZA Seoul, Autograph Collection (首爾首爾廣場飯店- 傲途格精選)
↔Grand Ambassador Seoul associated with Pullman (首爾大使鉑爾曼飯店)
是由舊飯店翻新改旗換幟,而非新的喜來登。朋友住過,很嫌棄房間小
從缺
⇑Dormy Inn Premium Garosugil (首爾林蔭道多米高級酒店)
從去年的黑1連升兩級到黑2
↔Aloft Gangnam (首爾江南雅樂軒)
這間網路上評價頗為不錯,房間也很有型,當初在Conrad Seoul之間抉擇,但Hilton的年終特賣價格實在太有競爭力。我個人不負責任地以為,它應該可以拉高到紅2甚至黑3的等級
Pacific Hotel (首爾太平洋酒店)<-2018除名
↔Rak Ko Jae (首爾樂古齋旅館)
一樣是由韓屋改建而成的旅館
(NEW) Hotel 28
2016年開業,為SLH的一員。位處熱鬧的明洞,有朋友住過很推薦,看官網照片是韓國所流行的簡約工業風,但把它放在黑1還不如Shilla Stay或Lotte City,除非有著許多精品飯店常見的傲慢態度的慣病,不然我認為應該跟GLAD一樣,要有紅2以上的評價。
照以往米其林對於旅館評價經驗,下個月的曼谷大概也會有些亂搞的給分...整體感覺米其林對SPG跟凱悅家特別友善,特別首爾君悅是亞洲君悅中比較糟糕的一間,房間跟廁所都極小無比,竟然都能拿到四星,SPG常拿到不錯給分的那幾間Westin甚至更差一點的Sheraton也是相當普通房間又老舊連個乾濕分離都沒有。而IHG家洲際有時就沒有受到這麼禮遇,萬豪更是常常被低放或者忽略(看到大阪萬豪跟皇冠假日差不多比Westin差就快吐血),猜測大概錢塞的不夠多...
回覆刪除經你這麼一說好像真的是這樣耶,趕快恭請一下專業的廖神大大(亂cue)出來點評一下哈哈。
回覆刪除不過照理說SPG被Marriott併購了,公關費應該是母公司打點吧(胡亂瞎猜)。不過曼谷的Marriott也實在沒幾個能打的,Hilton在WA還沒落成前大概連老舊的Conrad的評比都會很慘。
我的不負責預測如下:
紅5: Mandarin Oriental, Park Hyatt, The Peninsula
黑5: Siam Kempinski, Okura Prestige, Shangri-La
紅4: The Siam, St. Regis, 137 Pillars Suites, The Sukhothai, Sofitel SO
黑4: InterContinental, Grand Hyatt, Anantara Siam, Hansar Bangkok
然後紅3到紅2大亂鬥,黑2以下隨便亂排 XD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怎麼被點名XD
回覆刪除kevin大說的該不會是京都Westin吧哈哈
就拿新加坡米其林來說
今年萬豪全數落榜(連新掛牌Philippe Starck設計的JW亦是)
但他們家的RC又年年紅五
然後我個人偏愛 新開業的Westin只排黑三
(跟破舊要死的Sheraton並列)
所以以集團論好像也不太公平
洲際倒是蠻準的
除了大阪/香港旗艦 其他真的太參差不齊了
(米其林上海4家洲際只選了最歷史的瑞金 恩...不予置評)
BTW 華爾道夫曼谷開放預訂了 明年8/1開幕
價格跟PH有得比 期待版主開箱文XD
這種時候怎麼能不請出榮譽顧問(擅自封加(廖神大大指導一下(轉身鋪紅毯撒花拉禮炮)。
刪除所以,鬧鬼的是東京Westin喔,聽說還有小田急南悅也鬧鬼是嗎?(歪樓)
我在想會不會JW Marriott SG開幕時間太晚,沒趕上米其林評比的時間?應該明年就會入榜了吧,不然沒道理。至於WA BKK開幕的那半年我應該沒造訪曼谷的機會,只好先請Kevin大來個套房開箱文XD
沒錯,萬豪系的例子以新加坡來講,Tang Plaza那間評價在各路一項都很好,房間layout做的很棒,結果無視?翻牌的那間JW評價比較兩極,房間很小,但也不可能輸給無趣的Westin...洲際本來就比較參差不齊,而且IHG家通常也只有洲際搬的上檯面.
回覆刪除曼谷我覺得老JW(餐廳跟設施都很強)跟Conrad都能夠放到跟Grand Hyatt同個位子,thonglor那間萬豪我覺得不怎樣,不過大家都很喜歡。SPG的豪華精選喜來登應該也能放到這個位子,至於對面的Westin,DT旁的希爾頓,則是再次一級。至於W不知該放哪個位子?W酒店向來也缺乏好的餐廳..
可能大部分人米其林指南只會關注餐點,根本沒人在看酒店?我是不知道他們到底怎麼評比的,一間好酒店除了房間跟服務外,設施(是否有Spa,full service的泳池桑拿按摩池等),餐廳水平應該都是放入評比的一環,我感覺米其林除了頂端的五等以外,以下的常常都亂牌,三跟四的混為一談,比如把香港沒記錯的話把君悅和喜來登這兩家天差地遠的放一起。
能跟廖神大跟Kevin大討論真是開心榮幸啊!
刪除IHG雖然最高等級品牌是IC,不過就像兩位所說的水準參差不齊,反倒是Indigo有走出自已小巧精緻的風格,不過這樣的飯店在米其林評鑑裡向來不受重視。
JW Marriott Bangkok跟Conrad Bangkok最大的問題是老舊,要是肯砸錢下去好好翻新肯定來客數跟價格都能再翻漲;Marriott Thonglor我認為優秀的不在飯店,而是隱身其中的Serviced Apartment,不過公共設施跟餐廳都共用就是,換牌改裝之後的Marriott Marquis 除了位置沒那麼方便之外,我認為各方面都勝過Marriott Thonglor,裏頭的職員每個都熱情有禮。W Bangkok個人經驗很糟,我想頂多排紅二吧哈哈。
米其林就算是紅五也感覺沒個準則,不然SR Osaka公共設施超弱(沒有泳池,健身房超小,餐廳也少)但也連兩年站上這個等級(但服務真的沒話說),反倒是RC Osaka還困在黑五不動。畢竟米其林指南是餐飲起家,酒店這一塊得幾年的摸索才會逐漸建立一套得以信服的準則吧,像東京我就覺得稍微比較像樣,畢竟也十年以上的歷史了(但鬧鬼的Westin在紅四還有ANA IC的萬年黑四也是讓我搖頭就是)
2017/12/10住了一晚Autograph Seoul, 行政酒廊很棒!服務員都很帥
回覆刪除感謝您的分享,看來該買張機票去看帥哥職員療癒了(誤)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