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日期:July 2017
入住房型:Park King ( 484-623 sqft)升等至 Park Deluxe King (496-680 sqft)
訂房方式:Orbitz.com
價格:USD $1,200.94/ 2 nights (after 15% promo code), includes free WiFi
交通方式/地理位置:Subway 57 Street/ 7 ave Station步行約兩分鐘
個人評比:9.1/10 (not including F&B)
Service
|
8.5
|
Rooms
|
9.5
|
Food & Beverage
|
N/A
|
SPA & Fitness
|
9
|
Attention to Detail
|
8.5
|
Generosity & Value
|
9.5*
|
WOW/ Hip Factor
|
9.5
|
Architecture & Design
|
9.5
|
Location
|
9.5
|
Fit to Promise
|
8.5
|
* 以我訂到的價錢在NYC的飯店市場而言
前言(文長):
七月份的紐約之旅最後兩晚,儘管最後一天得早起到機場,但仍然忍不住想一探紐約貴森森的五星飯店水準如何。
這兩晚的住宿可說是一波三折,簡單地說,對於旅行卻沒能好好泡個澡的自己而言,決定要泡到全身皺褶才甘願。一開始是鎖定後面連住五晚Andaz Wall Street的套房,但考慮到地理位置,後來決定周末三晚住Midtown,方便跟同學四處趴趴走;後面兩晚再獨自享受好飯店(喂)。
這兩晚的選擇,先是發現The Peninsula New York在Ctrip上有比官網跟其他訂房網站便宜不少的優惠價,恰好落在我的預算範圍內;但看許多人分享有關房內的設施與照片等等,實在不是我的菜(儘管它距離MOMA夭壽近),於是就又看上了另一間客房尺寸在紐約簡直屌打眾人的Langham Place的Executive Room(滿足紐約豪宅的幻想)。但其實客房裝潢最吸引我的,還是Park Hyatt New York跟去年甫開幕的,Four Seasons Downtown,兩者恰巧都是由Yabu Pushelberg事務所所設計(Park Hyatt Bangkok也是)。
前者基本房一晚近900鎂的高房價始終令我卻步,後者意外地在Agoda上利用銀行信用卡的優惠折扣後,僅稍稍超出自己預算一點點,而且還是高一等的Deluxe Room。
本以為就此落幕了,沒想到出發前再度查詢房價,Orbitz不但比官網便宜,而且竟還可以使用15%折扣碼(許多大型連鎖飯店都不適用的,真是太幸運),折扣下來價格再度下壓Four Seasons Downtown,而且飯店位置更好,不論是往北去中央公園,或是往西到Hell's Kitchen,皆在步行可達的範圍內;甚至往南也有地鐵R跟W線二十分直達down town,於是就這樣陰錯陽差地,滿足了自己的願望。
從IC Barclay退房後,搭Uber短短十分鐘就抵達了。一樓的職員接過行李,請我搭電梯到三樓辦理入住手續。Check in的時候還沒中午十二點,只有一個櫃台,每個人看來都很忙碌,一位看似印度裔的女職員叫我先到沙發區稍坐,待其他人有空時幫我服務。
後來由一位亞裔女職員幫我處理,她查了一下發現房間已經準備好了,她向我說,希望能夠為我的紐約行與PHNY首次入住留下美好的回憶,於是他們將我的房間升等到高一級的Park Deluxe King,而且當天我還能提早三個小時入住。
此趟行前我甚麼信也沒寫,在完全沒跟飯店先交心的情況下竟然被在最數一數二貴的都會區PH當中被升等,而且還不是透過官網訂房,人品爆發的正是時候啊!我只能說升等這碼事一切都是看飯店的心情跟運氣啊。
職員稍微跟我解釋了一下飯店與房內的設施,同時PHNY有提供每日兩小時的免費腳踏車租賃服務,只要跟Concierge登記即可,隨後遞上房卡,行李稍後會直接送到房內,向我指示上樓電梯的位置,我自行前去。
房間:講究細節,豐富而不繁複的出眾格調
PHNY在超高級住宅大樓One 57的下面25層,其中4-23層是客房樓層。這次入住的房間是在16樓,而在寫這篇泊記時查看了一下官網,赫然發現這竟是Deluxe房型所在的最高樓層(12-16樓,17樓以上是套房)(原來PHNY對我這麼好):
不同於今年五月打開PHBKK房門時略微蹙眉失望,PHNY不愧是該品牌的旗艦店,一開門便讓我驚呼不已,每一處細節都讓我心悅誠服,儘管開業三年依舊如新。從一進飯店一樓大廳直到進到房間,我環視一圈後心中不免浮出這樣的疑問:
"Yabu Pushelberg在承做PH BKK時,到底在打混些甚麼?怎麼可以交出這樣過於保守、房內幾乎沒有亮點且大打安全牌的設計?"
先來看一下兩個衣櫥,正好將臥室與走道隔開來:
下榻PHNY都可以享有擦鞋跟免費熨燙兩件衣物的服務,這次恰好有帶較正式的西裝外套跟襯衫與平底鞋,就兩項都用了。處理非常迅速而且毫不馬虎。
另外一個櫃子在mini bar旁邊:
而房內的光景如下:
看到現在,YP果真是精心琢磨,PHNY才是他們端得上檯面的代表作之一。運用大量不同材質與顏色,卻能營造出統一而清新脫俗的調性。相形之下PHBKK真的就單調許多,真的是有比較才分得出高下。
房間十分寬敞卻不顯得空曠,我相信是刻意而為,這麼一來就更能欣賞各項家具獨自的特色,與在空間營造中的角色:
整個房間的裝修超對我的味,再再流露出作為PH的旗艦飯店,所該有的高度與品味。浴室更是讓我大力讚揚:
接著來看那美麗的雙洗手台:
然後,接著又是一個讓我感到無比開心的東西:
整個房間除了一些小地方(沒有沙發<--看官網圖片要套房的房型才有,拖鞋浴袍的品質,浴室裡電視的位置,非免治馬桶)以外,在我心目中幾近完美,特別是浴室跟床,讓人感到無比舒服與放鬆。
客房清掃大致良好,該注意的細節都有做到,特別是第二天的清掃職員,為house cleaning設下了難以超越的高標準:
健身房與泳池在25樓,其配置跟PH Tokyo與PH Seoul相似。都是會先抵達SPA reception,然後有樓梯往上到健身房:
而位於三樓大廳的The Living Room,用餐時刻總是高朋滿座,談話聲與笑聲不斷。在第三天一早check out要往機場前,正好值早餐時段開始前,所以可以一窺裏頭的情況:
結論:超凡的硬體裝修,服務還是亞洲為佳
在住過PHNY之後,我可以了解為何YP這幾年會如此炙手可熱,同時也替他們交出PHBKK那樣的守舊的作品,感到不解。
PHNY的職員分成兩類:在一樓大廳處的都會面帶微笑地歡迎與寒暄,特別是door man (清一色是非裔)更是會主動跟我哈拉個幾句,但到了三樓之後就不同了,職員幾乎都埋首自己的工作,從不跟賓客目光交接與主動打招呼(不只對我,其他人也是)。這對於已經很習慣把PHBKK跟PH Tokyo當作標準來衡量的我而言,自然就覺得有些冷漠。
倘若有機會再訪紐約,在預算許可下,我還是會想回住。畢竟地理位置絕佳,硬體裝潢又非常對我的味,房間也很舒適。不過下回也希望能去瞧瞧YP在紐約最新的作品-Four Seasons Downtown,用色選料上更為清新脫俗,更內斂典雅的氛圍。
前言(文長):
七月份的紐約之旅最後兩晚,儘管最後一天得早起到機場,但仍然忍不住想一探紐約貴森森的五星飯店水準如何。
這兩晚的住宿可說是一波三折,簡單地說,對於旅行卻沒能好好泡個澡的自己而言,決定要泡到全身皺褶才甘願。一開始是鎖定後面連住五晚Andaz Wall Street的套房,但考慮到地理位置,後來決定周末三晚住Midtown,方便跟同學四處趴趴走;後面兩晚再獨自享受好飯店(喂)。
這兩晚的選擇,先是發現The Peninsula New York在Ctrip上有比官網跟其他訂房網站便宜不少的優惠價,恰好落在我的預算範圍內;但看許多人分享有關房內的設施與照片等等,實在不是我的菜(儘管它距離MOMA夭壽近),於是就又看上了另一間客房尺寸在紐約簡直屌打眾人的Langham Place的Executive Room(滿足紐約豪宅的幻想)。但其實客房裝潢最吸引我的,還是Park Hyatt New York跟去年甫開幕的,Four Seasons Downtown,兩者恰巧都是由Yabu Pushelberg事務所所設計(Park Hyatt Bangkok也是)。
![]() |
(PHNY,一樓入口右側裝置藝術) |
![]() |
(PHNY,一樓櫃台與後方的旋轉梯) |
前者基本房一晚近900鎂的高房價始終令我卻步,後者意外地在Agoda上利用銀行信用卡的優惠折扣後,僅稍稍超出自己預算一點點,而且還是高一等的Deluxe Room。
![]() |
(PHNY,一樓電梯旁的走道,光影的躍動令人目眩神迷) |
本以為就此落幕了,沒想到出發前再度查詢房價,Orbitz不但比官網便宜,而且竟還可以使用15%折扣碼(許多大型連鎖飯店都不適用的,真是太幸運),折扣下來價格再度下壓Four Seasons Downtown,而且飯店位置更好,不論是往北去中央公園,或是往西到Hell's Kitchen,皆在步行可達的範圍內;甚至往南也有地鐵R跟W線二十分直達down town,於是就這樣陰錯陽差地,滿足了自己的願望。
![]() |
(PHNY,三樓電梯間裝置藝術) |
![]() |
(餐廳通往接待櫃檯的走道,大片落地窗透進滿室陽光,兩側不同的藝術品豐富視覺的享受) |
![]() |
(櫃台前的休息區,各異其趣的家具搭配演繹出空間的居家奢華感) |
![]() |
(有iMac,書報雜誌跟infused water可供取用,且每天口味不同) |
從IC Barclay退房後,搭Uber短短十分鐘就抵達了。一樓的職員接過行李,請我搭電梯到三樓辦理入住手續。Check in的時候還沒中午十二點,只有一個櫃台,每個人看來都很忙碌,一位看似印度裔的女職員叫我先到沙發區稍坐,待其他人有空時幫我服務。
![]() |
(PHNY的房務櫃檯,只有一個,所以如果碰到人多得等上一陣子) (以一間擁有210間客房的飯店而言,似乎少了點) |
![]() |
(櫃檯旁邊的大幅男女披頭散髮黑白照片海報,果然非常紐約的時尚感) |
後來由一位亞裔女職員幫我處理,她查了一下發現房間已經準備好了,她向我說,希望能夠為我的紐約行與PHNY首次入住留下美好的回憶,於是他們將我的房間升等到高一級的Park Deluxe King,而且當天我還能提早三個小時入住。
此趟行前我甚麼信也沒寫,在完全沒跟飯店先交心的情況下竟然被在最數一數二貴的都會區PH當中被升等,而且還不是透過官網訂房,
![]() |
(Concierge櫃台旁所懸掛的憑證,在Forbes指南中被評為五星) (PH Tokyo跟RC Tokyo在這項指南只拿到四星,而台北的MO今年則是拿到五星) |
職員稍微跟我解釋了一下飯店與房內的設施,同時PHNY有提供每日兩小時的免費腳踏車租賃服務,只要跟Concierge登記即可,隨後遞上房卡,行李稍後會直接送到房內,向我指示上樓電梯的位置,我自行前去。
![]() |
(電梯間前方的沙發休憩區,深紅棕色的木板牆在檯燈的光影襯托下很迷人) |
![]() |
(電梯間,YP將虛與實把玩的很高超) |
![]() |
(通往房間的走廊) |
房間:講究細節,豐富而不繁複的出眾格調
![]() |
![]() |
(離電梯有段距離的高樓層角落房,我沒有事先要求,但PHNY竟然都做到了) |
![]() |
(這個角落只有1604跟1605兩間房,很安靜) |
"Yabu Pushelberg在承做PH BKK時,到底在打混些甚麼?怎麼可以交出這樣過於保守、房內幾乎沒有亮點且大打安全牌的設計?"
![]() |
(進門後正對mini bar,房間跟浴室分列兩側) |
![]() |
(芝麻開門-不愧是PHNY,零食的選擇非常獨到且誘人,差點淪陷) |
![]() |
(跟PHBKK一樣,房內提供的是小瓶水) (與PH Seoul,PH Busan所使用的Nespresso咖啡機是一樣的,同時可攜式紙杯再度出現) |
![]() |
(茶包是紐約品牌T Salon,說實話我還是偏愛JING跟PHBKK所選用的Chaidim) |
![]() |
(包裝精美的零食區) |
![]() |
(塞得滿滿的直立式小冰箱,包括Krug香檳跟兩款VOSS礦泉水) |
![]() |
(相較於可樂的價格,VOSS跟Krug的收費顯得相對佛心) ( |
![]() |
(每次必檢查的重點之一-咖啡機的儲水槽。非常好已經裝滿了) |
先來看一下兩個衣櫥,正好將臥室與走道隔開來:
![]() |
(進門後旁邊的櫥櫃,這個有放置行李的平台) (還有為房客準備的西裝套袋,揹著印有PHNY的袋子感覺就是不同) |
![]() |
(保險箱在此) |
![]() |
(洗衣袋跟鞋擦) |
![]() |
(免費的擦鞋服務) |
![]() |
( |
![]() |
(櫃子選用的木材頗沉,打開來都有一面是全身鏡) (跟其他幾間PH一樣,熨馬都套得好好的) |
![]() |
(除了印有燙金字體Park Hyatt New York的黑色虛榮紙袋外,PHNY還多放了一個LR Paris客製的布質黑色野餐手提袋,讓人虛榮心更是一飛衝天) (然後現在變成我的買菜袋...連上個超市都莫名地自我感覺良好) |
(補一張上圖因為黑嘛嘛而看不清楚的手提袋) (皺皺的原因是它已經成為我生活裡的購物袋了) |
![]() |
(美麗的海軍藍雨傘) |
![]() |
(一大一小的拖鞋,品質普通,還是IC Barclay樂勝) |
![]() |
(從臥室往浴室的方向) (YP在PHNY常用到如途中椅子的灰藍色,我好愛) |
![]() |
(大片落地窗外是57 Street的高樓群) |
![]() |
(房內沒有沙發,但有兩張顏色不同的皮椅跟一張矮凳) (電視機嵌在黃銅色的牆面中,彷彿是藝術品的一部分) |
![]() |
(Carnegie Hall) |
![]() |
(一個很適合拍 |
![]() |
(一台iPad幾乎搞定所有大小事,各方面資訊也非常豐富) (仔細看這灰色的牆面不是油漆也非壁紙,而是細膩的布織面) |
![]() |
(最棒的是直接在上面預約客房清掃/開床服務/所需品項,最適合不喜歡打電話的人,像我就是) |
![]() |
(簡單明瞭的燈光與窗簾電動開關) |
![]() |
(看似許多抽屜但真正能打開的只有中間那一格) (PHNY連電話都有觸控螢幕) |
![]() |
(與電視/IPad相連通的多功能面板,在PHBKK也有類似的) |
![]() |
(這顆B&O的藍芽音響,PHNY再度於我心中得分) (黑色幾何球型音響置於深紅褐色實木桌上,襯以淺灰的布織牆面,YP在這樣的小地方也是努力發揮) |
![]() |
(操作說明) |
![]() |
(迎賓水果,兩顆個頭碩大,汁多鮮美的新世紀梨, (藍紫色的陶盤跟梨子的黃搭配起來真是好看,宛如油畫一般) |
![]() |
(抽屜打開看見IPhone的充電組,安放在這樣一個盒子裡,霎時間都尊貴了起來) |
房間十分寬敞卻不顯得空曠,我相信是刻意而為,這麼一來就更能欣賞各項家具獨自的特色,與在空間營造中的角色:
![]() |
(看看著落地燈與床之間的距離即可得知房間的寬敞程度) |
![]() |
(質樸簡約的床,床墊非常舒服,高支數床單被套超級舒適) (灰藍色的編織地毯增添了這個角落的個性,YP所使用的顏色跟元素完全就是我所喜歡的) |
![]() |
(PH的一大特色就是房間裡一定少不了書) (PH跟Andaz都喜歡放個實體的小鬧鐘) |
![]() |
(金屬鏡面框架的床頭櫃擦拭得一塵不染,非常仔細) |
![]() |
(雙洗手台、真正乾溼分離、獨立浴缸,我心目中完美的浴室配置) (連玻璃門都有獨特的磨砂圖案,分數已經加到快破表了)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浴袍品質只能算普通,不及IC Barclay) |
![]() |
(又長又深的浴缸,而且出水非常迅速) (仔細看靠牆的那邊鑲在底座上的,久了不會有清洗困難、藏汙納垢的疑慮,而浴缸的外側則是顯露其原本的流暢外型,奇怪這麼棒的設計點子怎麼沒用在PHBKK上) |
![]() |
(不同於一般使用的不銹鋼置物架,這裡給你一塊沉甸甸 |
![]() |
(去角質的絲瓜絡與浴鹽) (Le Labo為PHNY客製的TUBEREUSE 40系列,查了一下好像門市沒有賣, (PH Busan跟PHBKK用的是Le Labo的BERGAMOTE 22系列,香味較強) |
![]() |
(真正乾溼分離,而且淋浴間的地板跟其他不同,兼具造型與止滑的考量) (這淋浴間可以同時擠四個人在裏頭沒問題,非常寬敞) |
![]() |
(好美的磨砂玻璃門,透著燈光更迷人) |
![]() |
(真的很大,一鏡裝不下。那面背後照明的修容鏡我很喜歡,矮凳就更不用說,滿分中的滿分) |
![]() |
(有手持蓮蓬頭,不過管線比亞洲一般常見的短些) (蓮蓬頭我最尬意的還是The Capitol Hotel Tokyu用的TOTO,四段水壓變化) |
![]() |
(手持蓮蓬頭、頂部花灑,跟水溫調控,簡潔好操控) |
![]() |
(加減看一下,抱歉拍照技術低劣) |
![]() |
(特別標上for PARK HYATT NYC,尊榮感不在話下) (Tubereuse 40在Le Labo是歸在City Exclusives系列,城市限定感覺更高級。給PH Busan跟PHBKK的都只寫for Park Hyatt) |
![]() |
(到目前心中No.1的rainshower!燈光照射下美的有如瀑布一般,水柱強勁卻不刺痛,完美) (印象中似乎是Hansgrohe這個牌子的,太舒服到忘了仔細看) |
![]() |
(可惜不是免治馬桶...話說好像除了日韓之外,其他各國的飯店並不常見?) |
![]() |
(簡約洗鍊的造型,黑色大理石檯面與深色核桃木板與淺色石材牆面形成對比) |
![]() |
(沉甸甸置物板再度現身) |
![]() |
(電視遙控器與金色皂盒) (YP常不經意地在空間裡點綴一點金與黃銅色,提升整體的奢華氣息卻不流於俗氣) |
![]() |
( (不過我還是比較習慣在浴缸前面的配置,可以一邊泡澡一邊收看) |
![]() |
(各種小備品整整齊齊地收納在盒內) |
![]() |
(出風量超大的粗勇型吹風機) |
然後,接著又是一個讓我感到無比開心的東西:
![]() |
(整整齊齊的備品盒!而且還是金色的!繼Andaz Tokyo與PH Tokyo之後,另一個讓我為之感動的) (PHBKK,你確定你不要仿效一下?) |
客房清掃大致良好,該注意的細節都有做到,特別是第二天的清掃職員,為house cleaning設下了難以超越的高標準:
![]() |
(開床服務;美麗的黃銅色冰桶裝滿冰塊) |
![]() |
(床頭的水跟拖鞋也都有擺好,不過沒有小點心或卡片之類的) |
![]() |
(第二天的客房清掃-非常仔細地將房內的物品給擺放整齊,衣服也折了) (不但如此,連充電線也掛上,耳塞也幫我收進盒內,浴室裡所有東西更是全部整理過一遍,迄今看到最認真的客房清掃,再度於所有Hyatt物業裡拔得頭籌) |
![]() |
(往健身房的樓梯;右邊則是溫水泳池) |
![]() |
(健身房入口的櫃子) |
![]() |
(PHNY很大方地水梨隨你吃,除了infused water外,還有冰毛巾跟冰礦泉水) |
![]() |
(占地寬廣而器材充足) |
![]() |
(重訓區) |
![]() |
(非常美麗的室內游泳池,當時裏頭擠滿了人所以只拍了一張照) |
![]() |
(電梯出來正對的座位區,看著挑高的空間跟寬闊的走道,氣勢不凡) |
![]() |
(我非常喜歡這個座位,旁邊金屬柵欄狀的屏風很有藝術感) |
![]() |
(吧檯,上頭的吊燈美的不可方物) |
結論:超凡的硬體裝修,服務還是亞洲為佳
在住過PHNY之後,我可以了解為何YP這幾年會如此炙手可熱,同時也替他們交出PHBKK那樣的守舊的作品,感到不解。
PHNY的職員分成兩類:在一樓大廳處的都會面帶微笑地歡迎與寒暄,特別是door man (清一色是非裔)更是會主動跟我哈拉個幾句,但到了三樓之後就不同了,職員幾乎都埋首自己的工作,從不跟賓客目光交接與主動打招呼(不只對我,其他人也是)。這對於已經很習慣把PHBKK跟PH Tokyo當作標準來衡量的我而言,自然就覺得有些冷漠。
倘若有機會再訪紐約,在預算許可下,我還是會想回住。畢竟地理位置絕佳,硬體裝潢又非常對我的味,房間也很舒適。不過下回也希望能去瞧瞧YP在紐約最新的作品-Four Seasons Downtown,用色選料上更為清新脫俗,更內斂典雅的氛圍。
PH還是一貫的細節成就品味啊
回覆刪除不過廁所雕琢的程度好像比房內更有看頭
床頭沒有稍微著墨一下好像有點可惜.....
看到那個西裝套覺得有點生火....放錯重點 哈哈哈
不過這飯店還是乖乖放入wish list好了
您說的真好,細節成就品味(偷偷筆記)
刪除床頭應該是整間房裡最沒看頭的啦,哈哈
目前為止覺得最眼睛一亮的床頭應該是Waldorf Astoria Beijing,剛剛好也是YP事務所的作品。
浴室真的設計的很棒,幾乎跟臥室一樣大
PHNY真的很會在小地方讓住客覺得有特殊的尊榮感
重點是其實它跟MO, RC, St. Regis, Four Seasons比起來實在經濟實惠(是這樣用的嗎)
以浴缸控而言它C/P值遠遠超過NY Edition
我真的覺得可以去住一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