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日期:Dec. 2022
入住房型:King Premium Room (31.5-36 sqm)
訂房方式:一休.com-> Hotelux-> IHG
價格:JPY 45900-> 41000/N+ IHG point 33000/N,含WiFi
交通方式/地理位置:JR新宿駅南口徒歩12分/ 都営大江戸線都庁前駅A4出口徒歩8分
個人評比:8.4/10
Service | 8.7 |
Rooms | 8.4 |
Food & Beverage | 9 |
Facilities: Fitness | 7 |
Attention to Detail | 8.7 |
Generosity & Value | 8.5 |
WOW/ Hip Factor | 8.8 |
Architecture & Design | 8.7 |
Location | 8.5 |
Fit to Promise | 7.8 |
Kimpton開啟了IHG這幾年收購其他飯店品牌麾下的濫觴。作為一個很美式的都市精品風格旅館,的確是非常符合當代的審美潮流,簡單來說,很適合拍照放上Instagram。嘗到甜頭的IHG陸續收購了Six Senses跟Regent,並且大力發展 (拜託把台北那間收掉打掉重蓋,花個十年也沒關係)。
Kimpton跟Indigo都是精品旅館的代表,而前者的定位又高級些,我個人覺得有點像Hyatt集團裏頭的Andaz與Hyatt Centric的差別,後者更年輕取向,更平易近人。亞洲第一間Kimpton開在台北,當時造成相當大的轟動,2020年前的房價一度高不可攀,住過之後心裡只有滿滿的問號。的確那吸睛搶眼的綠色床頭牆跟莫蘭迪色的家具,以及純白的浴室都非常適合拿來打卡炫耀,但住起來的舒適度,離高級卻是有段距離。
七月份去住了曼谷的Kimpton,那個高級奢華的程度至少很甩台北三條街以上,我個人覺得放進Regent這個品牌完全無違和感 (若硬要挑剔可能是色彩繽紛了些)。寸土寸金的東京開了Kimpton,而且是在繁華的新宿,就位置而言我認為非常切合城市脈動的主題。這邊的房間尺寸就比曼谷迷你的多,接近台北,但厲害的是28平方公尺入門的基本房就切一間乾濕分離而且帶有浴缸的浴室,甚至還有窗邊臥榻,房間的設計配置很顯然比台北高明太多。這次一開始非常幸運在一休上找到很不錯的價格,大約就是官網基本房的價格,然後住到非套房的最高級房型Premium Room,只能說一休不愧是日本飯店訂房不敗的王者啊!而在日本政府逐步開放觀光客入境之後,東京飯店的價格也跟著悄悄漲了回來。一個月後再看一休上頭的方案,我所訂的房型兩晚漲了兩萬日幣,算是有種撿到便宜的小確幸。(而現在看明年三月底四月初的房價,已經是預訂時的兩倍價...)
後來又是人美心善的小天使提醒我那陣子IHG有點數房的特惠要我查查看,結果有一天可換另一天無房可換,於是乎我就改成一晚點數房,另一晚一樣是訂了Premium Room。飯店的房務非常熱情回復且仔細地跟我溝通著住宿的事宜,幾次信件來回之後確定了兩天都入住pet-free樓層 (六樓)的King Premium Room。
如果是搭地鐵前來,離飯店最近的站就是都廳前站,而且一定要從A4出來,因為有電梯直達地面層。出來後直接左轉走到底就是了,完全不用轉彎過馬路甚麼的 (這些我都經歷過了)。如果是JR到新宿站請從南口出來後直接右轉一路沿著甲州街道往前走,當你看到Mimaru跟京王Presso Inn的招牌那就表示快到了,還沒看到之前一直走就對了,不要輕忽日本人所估的12分鐘腳程。
![]() |
(一樓梯間,入住時正值周末非常多新人選擇在此舉辦婚禮) |
![]() |
(電梯裡有著濃厚摩登和風的風格) (地板用的那個石材我發現日本最近新開的飯店很喜歡用) |
![]() |
(客房樓層梯間,讓人不禁聯想到Hyatt Centric Ginza) |
![]() |
(走廊) |
![]() |
(這次入住的房間,是邊間) |
Kimpton Tokyo的房間普遍不大,基本房在28-35平方公尺,就算是Junior Suite也才40平方公尺,比許多東京的五星級酒店的基本房還小,大概就是三井花園普米爾等級,但除了少數特殊房型外都配有浴缸,對於喜歡泡澡的人來說是一大福音。這次等於是點數房那晚升等,所以兩晚都住Premium Room。
![]() |
(一層樓只有兩間的角房,看起來格局非常方正) |
但或許是此趟前面幾間都住得太爽 (最小的房間是Edition Toranomon的43平方公尺),空白了三年的時間已然忘記東京飯店普遍偏小的房間,以至於當我打開房間之後第一個感想就是:
"好小..."。
房間的配置與官網上面的不太相同,所以還是很有開箱的意義,大家可以知道角房的Premium Room是長這樣:
![]() |
![]() |
(可愛的手繪畫) |
![]() |
(日本標準的迷你洗手台) |
![]() |
(這趟旅行第一次碰到有烘乾功能的免治馬桶,感動) |
![]() |
(特寫一下這個迷你洗手盆,因為完全是大理石切割打造而成) |
![]() |
(床頭的控制面板跟Vifa的REYKJAVIK 雷克雅維克無線藍牙喇叭) (Vifa這個牌子似乎也越來越多新飯店愛用,包括Kimpton Bangkok與Capella Bangkook) |
![]() |
(來張床頭的全照,我常常忘記那面牆沒有軟包全是木頭所以頭敲了幾次) |
跟多數的新飯店一樣這邊許多的需求也可以透過平板點選,包括礦泉水茶包咖啡膠囊等需求。我進門發現房間內只有一瓶玻璃裝的礦泉水但一下就被我喝完了,打電話請他們多送幾瓶來結果來的女職員手上只有一瓶水讓我三條線,我委婉地告訴她我電話中是說"幾瓶",結果她回答如果要兩瓶那麼平板上的選項要點兩次 (因為沒有數量可選),趁機學會了一下平板的操作。
![]() |
(乾洗手酒精濕紙巾儼然已經是疫情後入住飯店的新備品) |
![]() |
(把窗簾打開讓大家看一下低樓層的景觀...跟隔壁大樓距離有點近) |
![]() |
(衣櫃,超級小,所以行李箱擺不進去) |
![]() |
(浴袍跟毛巾採用的是法國織品品牌Garnier-Thiebaut,超級柔軟,很讚) |
因為空間不大,所以利用了很多地方做收納,像是衣櫥旁邊跟電視櫃相連的就是mini bar的區域,冰箱隱身於上方的弧形櫃體裡:
![]() |
(要收費的飲料,溫馨提醒旁邊的Presso Inn一樓就是Lawson's) |
![]() |
(跟Tokyo Edition Toranomon一樣採用的是Nespresso的小型膠囊咖啡機,茶包只給兩包似乎有點太小氣) |
![]() |
(每天四顆膠囊) |
![]() |
(漂亮的銅製茶罐裡裝的是...痾...奶球) |
![]() |
(電視櫃其他的抽屜,保險箱跟睡衣放在裡面) |
![]() |
(迎賓小點跟手寫卡片,不錯吃) |
而這個格局比較好的應該是有很完整的衛浴區:
![]() |
(整個房間裡空間使用最精準的就是衛浴區,有拉門跟臥室可以整個隔開,非官網上的開放格局) |
![]() |
(空間使用到極致的乾區,洗手台盆也是大理石所打造而成,那個刷白木拉門有讓我想起家的感覺) |
![]() |
(備品收在抽屜裡,沒有漱口水) |
![]() |
(Tescom的基本款吹風機) |
![]() |
(整個房間裡我最喜歡的空間,這個浴室真的太棒,特別是浴缸又長又深,出水大又熱得快,Tokyo Edition Toranomon的缺點完全沒有) (淋浴花灑跟Tokyo Edition Toranomon採用完全同一款的Grohe設備,但切換花灑蓮蓬頭的方向卻完全相反,到底是哪邊裝錯了?) |
![]() |
(跟台北的金普頓一樣都是採用荷蘭的備品Atelier Bloem,朋友提醒我才發現原來三款備品的味道都不一樣) (好了不要深究為何朋友要在裡面洗澡) |
房間看完後接著是公共區域。首先是健身房:
![]() |
(有對外窗所以光線很明亮) |
![]() |
(但是機器其實不多...雖然空間整體很明亮漂亮) |
![]() |
(啞鈴的部分) |
![]() |
(每次旅行總是會掉肌肉...儘管明明吃的比平常在台灣多很多) |
而Kimpton的特色Social Hours,是這邊唯一的亮點。說真的要不是在這social hour碰到熱情友善的日法混血兒職員Naoya,我對這間Kimpton的服務真的只能說失望:
![]() |
(戴著白色口罩站在酒瓶酒杯深厚的就是Naoya) |
![]() |
(Naoya說其實這邊Social Hours的場地不定,周末因為是婚禮的熱門時段所以頂樓都被包場,移到一樓的餐酒館舉行) |
![]() |
(每天會提供三種精緻的小點心,因為我第一杯想喝白酒所以Naoya叫我不要拿太重口味的) |
![]() |
(這邊的Social Hours所提供的點心非常之精緻,相當有Capella Bangkok的水準) |
儘管是隻身前往,但Naoya非常熱情地跟我講解了許多有關酒的常識,以及到後來突然開始跟我抱怨儘管他是法日混血但他實在不喜歡跟日本人一起工作....,兩個素未謀面的外國人就這樣開啟吐槽日本人談話,很顯然他很開心能夠有機會吐一吐苦水,我說明天可能會帶個朋友一起過來,他很開心地說明天見。
隔天帶了一個新認識的朋友,因為一些事情稍微耽擱了時間,一下去他看到我立刻說老兄我等你好久了差點以為你不來了。而這次因為有新戰力加入吐槽行列而且是在東京求學工作好一段時間的,於是更加精采,原本提供的酒喝得不夠盡興,Naoya直接找來酒吧的經理 (也是說法語的),商量了一下:
![]() |
(今天喝紅酒,Naoya要我們盡量多拿食物,因為時間到了沒吃完就變成他們的晚餐XD) |
![]() |
(紅酒粉紅酒喝完之後開啟2000日幣精釀啤酒喝到飽的private social hours) |
其實本來Social Hours結束後Naoya就下班了,但他傳了個訊息回去跟老婆報備後留下來繼續跟我們聊天喝酒,就這樣我迎來在東京最開心的一夜跟隔天早上的嚴重宿醉,因為只要酒杯一空立刻被收去添了滿滿一杯新的,就這樣一直聊天一直喝。而check out離開當天他排休,還特地留了一張感謝的名片致意。
因為延遲退房只能到12點半但看好從華盛頓本館出發到羽田的機場巴士是兩點十分,於是我先寄了行李,到華盛頓兌換了是先在網上買好的車票,又回到這邊吃個午餐 (這時候宿醉終於醒得差不多了)。
![]() |
(當天大概一點入座時還有位子,結果本人的招財貓體質再度發揮在半小時內座無虛席外門口還排起隊來) |
![]() |
(非常美式的糕點餅乾三明治) (但最引起我興趣的莫過是Kimpton Bangkok的,每一樣都閃閃發光精緻的像藝術品一般) |
![]() |
(Morning Kick有別於台北曼谷是自助式的這邊是用點餐的,各有優劣) (喜歡慢慢等喝現煮咖啡的會偏好這邊,沒耐心跟喜歡喝大杯外帶的我偏好曼谷) |
作為當天的第一餐,點了一杯咖啡跟一個漢堡,出乎意料的好吃。食物美味環境夠潮夠美加上寵物友善,我完全可以體會儘管是平日下午一兩點依舊門庭若市的盛況:
午餐在The Jones用餐剛好碰到昨晚也在場的法籍經理,他也特別送了塊餅乾作為餞別禮。只能說日籍員工很感受不到Kimpton品牌的活力氣息 (大概除了櫃台一個時髦的捲髮男員工外),反而是外籍員工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
感想:相見不如懷念
可能是曼谷的Kimpton給我留下了太深刻美好的印象,行前對於東京這間是抱著不小的期待。房間硬體部分可能囿於寸土寸金的現實無法與曼谷的匹敵之外,服務的熱忱態度更是輸了一大截。三年未訪的自己此行字是少不得戰利品,吃完飯去領暫存行李時,沒有一個職員想到要幫我推開那扇厚重的大門,反倒是去等機場巴士的華盛頓還有個年輕女職員在寒風冷雨下陪著我等車確認,還幫我撐傘跟想幫我拖連成年男性都覺得重的行李,甚至還貼心地問我需不需要雨傘她可以把手上這把給我,這樣細膩的服務竟然是出自一個連鎖的日系平價商務飯店,不管是Edition或是Kimpton都付之闕如。補完這篇文章的當下正好下個月在櫻花季又要造訪東京,這間Kimpton甚至出現一晚十幾晚日幣的房價,對我而言一次的體驗便已足夠,或許到The Jones吃午餐很不錯,但再次下榻應該絕非我的選項。
留言
張貼留言